期刊文献+

新疆罗布淖尔狮舞文化探微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长达千年的西域贡狮史为驯狮郎逼真地再现狮子打闹嬉戏的样态并创造出栩栩如生的象形狮子舞提供了可能。西域狮舞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已成为民众表现情感与思想的载体,而罗布淖尔狮子舞至今仍活跃在民间舞台得益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假面、铜铃、纳格拉鼓所携带的神秘巫文化特征;葫芦、变形的红拂、黄袍镶五彩的舞狮服所含蕴的道家文化气息;狮子作为佛教文化的瑞兽形象被普及推广;巫、道、释文化因子的巧妙相融使罗布淖尔狮子舞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广纳多方艺术元素,在漫长的表演传承中,多样性与多元性、复杂丰富内涵与简单古朴形式的统一,使其狮舞文化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作者 朱贺琴
出处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57-61,共5页 Journal of Yili Normal University
基金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维吾尔族本土知识的保护与传承研究"(13&ZD145)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0

  • 1富育光、王宏刚:《萨满女神》,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第62-63,11-12,16-17,63,17页.
  • 2蓝怀昌、蓝书京、蒙通顺搜集翻译整理《密洛陀》,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8,后记:《〈密洛陀〉札记》,第544~549页.
  • 3宋和平:《萨满神歌译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第263页.
  • 4《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学苑出版社,1990,第628页"喜利妈妈"条目.
  • 5郎樱:《西北突厥语民族的萨满教遗俗》,载张志尧主编《草原丝绸之路与中亚文明》,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第265~277页.
  • 6叶磊:《鄂伦春族萨满教遗俗--简论鄂伦春萨满歌舞的产生原因、仪式内容、形式特点》,载仁钦道尔吉与郎樱主编《阿尔泰语系民族叙事文学与萨满文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0,第325~332页.
  • 7A、蒙冠雄、蒙海清、蒙松毅搜集、翻译、整理《密洛陀》,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第433~434页.
  • 8B、蓝怀昌、蓝书京、蒙通顺搜集翻译整理《密洛陀》,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第544页
  • 9C、李思颖:《从〈布洛陀经〉解读壮族早期社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文学系硕士论文(第三章第二段《布麽与歌手》),第19~22页.
  • 10郎樱:《〈玛纳斯〉论》,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第17页、第153~157页.

共引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