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当年的“王朔热”中,主流批评话语参与建构王朔的公众形象,将王朔建构为万人瞩目的“痞子英雄”。王朔这一公众形象的确立,为告别社会主义时期的价值理想,建立新的意识形态和个人自我观念开辟了道路。但某种意义上,王朔的“痞”恰恰是因为对社会主义时期价值理想及自身经验的珍视和缅怀。也就是说,王朔小说中“痞”的一面和伤心的一面本来具有同构关系,只有从后一面出发才能回答王朔的“痞”从何而来,但是,主流批评话语在参与建构王朔公众形象的过程中却遮蔽和剔除了这一面。因此,破除遮蔽王朔已久的这层“铁幕”,重新激活王朔小说提供的精神文化资源,就是题中之义。
出处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52,共12页
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