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青春之歌》的一种解析——论不竭的艺术生命力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杨沫在创作《青春之歌》时,并不具备创作成熟长篇小说的能力,不得不依托个人经历支撑叙事,融入了个体经验与诉求,不自觉地消解了政治说教的创作意图,取得了跨越时代与读者进行对话的可能,使得这部文笔尚显稚嫩的小说获得了较为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作者
江伟娇
机构地区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32-134,共3页
Journal of Jilin Huaqiao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关键词
青春之歌
革命
个人经历
知识分子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贺桂梅.
“可见的女性”如何可能:以《青春之歌》为中心[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3):1-15.
被引量:39
2
李松岳.
个人化因子:对宏大叙事的潜在拆解——以《青春之歌》为例[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1):53-57.
被引量:1
3
宋剑华,刘冬梅.
《青春之歌》的再论证[J]
.小说评论,2008(5):59-65.
被引量:16
4
茅盾.怎样评价《青春之歌》?[J]读书,1959(05).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马波.
杨沫与《青春之歌》(下)[J]
.百年潮,2005(5):35-41.
被引量:4
2
张虹.林道静是值得学习的榜样吗?.中国青年,1959,(2).
3
戴锦华.《性别与叙事: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参见.《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150页.
4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
黄子平."灰阐"中的叙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6
吴义勤.中国当代文学50年[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
7
郭开.略谈对林道静描写中的缺点--评杨沫的小说《青春之歌》.中国青年,1959,(2).
8
刘茵.《反批评与批评》[J].文艺报,1959,(4).
9
郭开.《略谈对林遭静的描写中的缺点--评杨沫的小说(青春之歌)》[J].中国青年,1959,.
10
《就<青春之歌>谈文艺创作和批评中的几个原则问题-再评杨沫同志的小说<青春之歌>》[J].文艺报,1959,.
共引文献
51
1
周晓梅.
自我与他者的距离——《青春之歌》中林道静形象的译介与认同[J]
.外国语,2023,46(5):79-89.
2
刘希.
后结构理论与中国女性主义批评——以社会主义文化研究中的妇女“主体性”为中心[J]
.文艺理论研究,2021(1):177-188.
被引量:6
3
李建军.
模仿、独创及其他——为《百合花》辩护[J]
.南方文坛,2009(2):61-66.
被引量:2
4
宋剑华.
“阅读记忆”能否直接作为文学创作的精神资源?[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6(1):1-3.
被引量:1
5
魏巍.
主体性的缺失与文学创作经典性的沦丧[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6(1):4-7.
被引量:1
6
刘媛媛.
面对疼痛的自己:女性文学视域下的女性与生育[J]
.妇女研究论丛,2011(1):66-72.
被引量:4
7
宋剑华.
精英话语的另类言说——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民间立场”与“民间价值”[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2):78-86.
被引量:5
8
卢临节.
《青春之歌》的主题变奏及其生存策略[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367-372.
被引量:1
9
冷川.
2010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述评[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7):184-204.
被引量:3
10
倪贝贝.
试论《青春之歌》的接受史[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11):23-25.
1
黄桂凤.
《诗经》比兴研究概述[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0,21(4):36-39.
2
大力.
玩深沉与谈玄——有感于某些剧作和评论[J]
.剧本,1989(6):33-33.
3
钱淑英.
从梦的角度解读《宝葫芦的秘密》[J]
.文艺争鸣,2016(9):127-132.
4
吴立平.
偶然中的必然[J]
.班主任之友,2005,41(2):44-44.
5
中国文艺批评面临十字路口[J]
.文艺理论研究,1988(5):39-39.
被引量:1
6
王昌忠.
论当今政治诗的精神特质[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25(4):70-74.
7
康长福.
乡土的浩劫与文学的迷失——“文革”时期乡土小说论[J]
.山东社会科学,2004(11):47-49.
被引量:1
8
李存章.
款爷与官爷[J]
.青年博览,2006,0(6):9-9.
9
华正轮.
谈《黄桥决战》对陈毅形象的塑造[J]
.电影文学,1979(9):85-86.
10
戴本刚.
图文互读鲁迅小说——《孔乙己》教学设计[J]
.中学语文教学,2010(2):55-56.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