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胃经三段组穴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临床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CNAG患者随机分为胃经三段组穴组(即四白、梁门、足三里)和常规腧穴组(即内关、中脘、足三里),两组各30例,均采用电针治疗,隔日1次,每周3次,共治疗4周。分别记录治疗前后及随访的症候积分,并于治疗前后检测并记录患者血清胃动素(GAS)、血清胃泌素(MTL)的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及随访时症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减少(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不明显(P>0.05);两组总体疗效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GAS、MTL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电针胃经三段组穴能有效改善CNAG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与调节血清GAS、MTL的含量有关。
出处
《国医论坛》
2017年第4期22-24,共3页
For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2013年度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编号: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