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在赵118断块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二氧化碳吞吐是一种有效开发低渗透稠油油藏的开发方式,二氧化碳气体可以进入低渗透油藏的空隙中,在高压作用下溶解在原油中,与原油形成混相,萃取原油中的轻质成分,在地层压力下溶解在原油中,降低原油粘度,增加地层能量,而且二氧化碳溶于地层水形成弱酸,对底层有一定的解堵作用。为了给矿场实施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首先进行室内物理实验,然后在赵118井进行矿场实施,探讨CO_2吞吐在赵118断块的可行性。
作者
李兰兰
张明龙
朱淼
刘燕红
马玲
寇丽颖
机构地区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合作开发项目部
出处
《石油知识》
2017年第4期46-48,共3页
Petroleum Knowledge
关键词
复杂断块
膨胀实验
混相压力
CO2吞吐
经济效益
分类号
TE357.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2
参考文献
5
1
寇磊,严志虎,姬洪明.
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技术研究[J]
.辽宁化工,2010,39(10):1076-1078.
被引量:5
2
王洋,蒋平,张建强,汤明光.
气体辅助蒸汽吞吐研究进展[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2,13(6):6-11.
被引量:10
3
赵明国,张向宇.
芳48区块气驱对原油高压物性的影响[J]
.西部探矿工程,2005,17(5):65-66.
被引量:5
4
许瀚元,熊钰.
细管实验法确定最小混相压力的方法[J]
.内江科技,2012,33(6):92-93.
被引量:8
5
赵明国,张明龙,杨洪羽.
特低渗透油田复合热载体吞吐可行性分析[J]
.特种油气藏,2014,21(2):80-82.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69
1
欧阳波,陈书帛,刘东菊.
氮气隔热助排技术在稠油开采中的应用[J]
.石油钻采工艺,2003,25(z1):1-3.
被引量:21
2
陶磊,李兆敏,张凯,王勇,张继国.
二氧化碳辅助蒸汽吞吐开采超稠油机理--以王庄油田郑411西区为例[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9,16(1):51-54.
被引量:47
3
刘艳波,刘东亮.
氮气在乐安稠油油田开采中的应用[J]
.石油钻采工艺,2004,26(3):69-71.
被引量:21
4
延吉生,孟英峰.
我国低渗透油气资源开发中的问题和技术需求[J]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4,26(5):46-50.
被引量:17
5
马洪兴,史爱萍,王志敏,冷淑玲,王小鹏.
低渗透砂岩油藏水锁伤害研究[J]
.石油钻采工艺,2004,26(4):49-51.
被引量:42
6
陈晓源.
氮气辅助蒸汽吞吐工艺在面120区的应用研究[J]
.钻采工艺,2004,27(6):53-54.
被引量:13
7
王喜泉.
氮气助排在冷42块提高蒸汽吞吐效果上的应用[J]
.钻采工艺,2005,28(1):56-57.
被引量:16
8
张顺利,许卫华.
蒸汽吞吐油藏主要开发指标评价新探[J]
.河南石油,2006,20(2):45-47.
被引量:9
9
曹正权,马辉,姜娜,陈辉.
氮气泡沫调剖技术在孤岛油田热采井中的应用[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13(5):75-77.
被引量:43
10
刘慧卿,张红玲,王书林,王晗,包术成.
井楼油田注汽井调剖参数优化设计方法研究[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6):55-58.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23
1
魏超平.
蒸汽吞吐机理数值模拟与正交试验分析[J]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3,33(4):109-112.
被引量:1
2
杨玉忠.
鲁克沁油田35兆帕超临界注汽的试验与应用[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2(1):148-149.
被引量:3
3
赵明国,王东.
大庆油区芳48断块CO_2吞吐室内实验[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15(2):89-91.
被引量:30
4
杨艳真,杨洪羽,魏建宇.
特低渗透油藏水驱、CO_2驱和水/CO_2交替驱效果对比[J]
.价值工程,2013,32(1):81-82.
被引量:1
5
杨海林,钟立国.
基于循环注蒸气和烟气激励的海上稠油开采技术[J]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3,37(1):78-84.
被引量:7
6
赵明国,张明龙,杨洪羽.
特低渗透油田复合热载体吞吐可行性分析[J]
.特种油气藏,2014,21(2):80-82.
被引量:1
7
周拓,刘学伟,杨正明,李熙喆,王淑英.
二氧化碳驱储集层堵塞机理实验分析[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15,42(4):502-506.
被引量:24
8
黄伟,任红梅,王莉,王哲,王睿思,邵敏敏,马樱,马铨铮.
华北低渗透油藏烃气驱最小混相压力实验研究[J]
.天然气与石油,2015,33(4):47-50.
被引量:6
9
赵越超,朱宁军,宋永臣,陈俊霖,刘瑜.
利用MRI确定油气最小混相压的实验系统与方法[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9):16-20.
被引量:1
10
赖文君,郭平.
数值模拟研究原油脱气对混相压力的影响[J]
.天然气与石油,2015,33(6):55-5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3
1
Zheng Chen,Yu-Liang Su,Lei Li,Fan-Kun Meng,Xiao-Mei Zhou.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s of supercritical CO_(2) flooding under different factors in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s[J]
.Petroleum Science,2022,19(3):1174-1184.
被引量:6
2
杨胜来,王亮,何建军,荣光迪.
CO_2吞吐增油机理及矿场应用效果[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9(6):23-26.
被引量:62
3
何宗斌,倪静.
稠油油样核磁共振与粘度实验测量结果及研究[J]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6,28(5):82-84.
被引量:8
4
谢然红,肖立志,刘天定.
原油的核磁共振弛豫特性[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9(5):21-24.
被引量:21
5
杨秋莲,李爱琴,孙燕妮,崔攀峰.
超低渗储层分类方法探讨[J]
.岩性油气藏,2007,19(4):51-56.
被引量:42
6
郭平,苑志旺,廖广志.
注气驱油技术发展现状与启示[J]
.天然气工业,2009,29(8):92-96.
被引量:73
7
邵维志,丁娱娇,肖斐,慕红武,刘洪波,蔡浩,董旭锋.
利用T_2谱形态确定T_2截止值的方法探索[J]
.测井技术,2009,33(5):430-435.
被引量:33
8
张硕.
CO_2细管模型驱油效果研究[J]
.特种油气藏,2010,17(2):95-97.
被引量:9
9
岳湘安,赵仁保,赵凤兰.
我国CO_2提高石油采收率面临的技术挑战[J]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7,2(7):487-491.
被引量:16
10
姜鹏,郭和坤,李海波,孙军昌.
低渗透率砂岩可动流体T_2截止值实验研究[J]
.测井技术,2010,34(4):327-330.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3
1
武玺,张祝新,章晓庆,李云鹏,陈子香,汤勇.
大港油田开发中后期稠油油藏CO2吞吐参数优化及实践[J]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20,10(3):80-85.
被引量:14
2
张明龙,王磊,崔强,胡砚楠,何思琦.
二氧化碳驱油储层物性变化实验研究[J]
.世界石油工业,2023,30(3):90-96.
被引量:2
3
徐锐,沈瑞,周体尧,李海波,孙盈盈,邹新源,罗燕.
致密油藏大量注入CO_(2)驱油机理研究[J]
.天然气与石油,2023,41(4):55-66.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康文刚.
油田开发中后期的采油工程技术优化探讨[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1,41(1):160-162.
被引量:10
2
李超,陈祖华,胡世莱,任培罡.
新疆油田JL区块特低渗透油藏CO_(2)-化学剂复合吞吐技术应用研究[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1,28(3):134-141.
被引量:5
3
刘海龙,张磊,袁伟伟,窦蓬,董平华.
海上稠油热采井出砂临界生产压差研究[J]
.非常规油气,2021,8(6):77-82.
被引量:6
4
张怿赫,盛家平,李情霞,宋平,陈玉琨,覃建华.
CO_(2)吞吐技术应用进展[J]
.特种油气藏,2021,28(6):1-10.
被引量:21
5
邓振龙,王鑫,谭龙,张记刚,陈超,宋平.
玛湖凹陷致密砾岩油藏CO_(2)异步吞吐提高采收率[J]
.新疆石油地质,2022,43(2):200-205.
被引量:9
6
冯海顺,张绍东,王涛,徐宏光,翟勇,林吉生.
低效稠油CO_(2)复合吞吐参数优化[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15):6060-6065.
被引量:4
7
郭小哲,赵健,高旺来,蒲雅男,李成格尔,高能.
稠油油藏多轮次减氧空气吞吐后复合注气增油机理[J]
.新疆石油地质,2022,43(4):450-455.
被引量:6
8
罗福全,王淼,王群会,耿文爽,侯健,赵慧慧.
强边底水油藏特高含水期CO_(2)吞吐差异挖潜技术研究[J]
.现代地质,2022,36(5):1432-1439.
9
石昀,吴海宁,周传臣,刘存辉,王志宏,孙凤萍,甄巧玲.
CO_(2)和CO_(2)+技术对提高大港油田稠油采收率的效果评价及矿场应用[J]
.当代化工,2022,51(10):2322-2326.
被引量:2
10
夏正春,赵健,刘锋,秦恩鹏,蔡必金,王奇.
吐哈探区稠油油藏注气吞吐适应性评价[J]
.新疆石油地质,2023,44(3):341-346.
被引量:5
1
李宁涛.
余家坪区微生物驱油技术效果评价[J]
.石化技术,2017,24(7):140-141.
2
修增鹏.
海塔复杂断块油田产量精细预测方法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7,43(3):116-118.
3
张谦伟,张作安.
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油实验模拟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7,43(5):106-107.
被引量:1
4
王芳,罗辉,范维玉,梁明,钱成多,南国枝.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对CO_2驱混相压力的影响[J]
.油田化学,2017,34(2):270-273.
被引量:7
5
汪成,王少华,孙永涛,吴春洲,肖洒.
季铵盐阳离子聚合物防膨剂对W/O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J]
.油田化学,2017,34(2):274-277.
被引量:5
6
卢拥军,王海燕,管保山,刘萍,郭丽梅,吴家全,易新斌.
海相页岩压裂液低返排率成因[J]
.天然气工业,2017,37(7):46-51.
被引量:14
7
邹晓萍.
水平井开采技术在老油田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中的应用[J]
.钻采工艺,2017,40(4):65-68.
被引量:3
石油知识
201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