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晚明文人的视域中,尽管同一篇《逍遥游》却呈现出不同之相貌,并在主旨、地位、大小之辩、用处、逍遥之主体与途径等问题上存有一定的分歧。对于其因,或许我们更多地归为晚明的黑暗,其实那不过是一种单一性的消极理解面向的投射之结果。实际上,晚明文人们喜爱《逍遥游》,并作出多维度的解读,而非仅因社会的黑暗,其中还不乏与晚明人的心性需求、独立意识的觉醒、心学对主体性的张扬,以及当时整个社会的文化气息等主客观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出处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3-119,共7页
Journal of Chinese Culture
基金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晚明儒释道视域中的庄学比较研究"(15YJA720013)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