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政产学研结合的农业院校机械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介绍了我国农业机械化领域需求与相关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指出目前农业院校机械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型培养模式,通过南京农业大学机械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践和所取得的成效肯定了创新型培养模式的优点。
作者
肖茂华
吴茂宁
康敏
周凌蕾
机构地区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
出处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7年第2期77-78,共2页
基金
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院党建思政与高教管理研究课题(项目编号:YJ201606)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项目编号:YJSJG1603)
关键词
农业院校
机械类研究生培养模式
政产学研结合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秦长平,吴承春.
华中农业大学: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方式 推动农业经济发展[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6):15-17.
被引量:2
2
工信部杨学山:信息化发展需要政产学研用结合[J]
.金卡工程,2011(11):3-3.
被引量:2
3
罗小林,陈礼辉,黄六莲,饶久平,刘婧.
高等农林院校轻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2017,35(1):31-34.
被引量:5
4
杨宏伟.
强化实践环节,促进研究性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14-16.
被引量:35
5
林立刚,郭建辉,崔振宇.
教研相长在促进《膜分离技术》课程改革中的探索和实践[J]
.广东化工,2015,42(13):284-284.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吴龙.
以教学研究促进教学工作创新[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2,4(4):11-13.
被引量:2
2
黄大庄,阎海霞.
面向21世纪林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中国林业教育,2005,23(1):10-12.
被引量:10
3
蒋景华.
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对实验室育人功能的再思考[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5):6-10.
被引量:21
4
李林法,张英香.
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8):82-85.
被引量:30
5
杨宏伟.
大学物理实验中的灰色建模与仿真[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0):104-106.
被引量:8
6
杨宏伟.
虚拟仿真技术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9):38-39.
被引量:23
7
杨宏伟,唐玄之.
农林类专业物理课程的目标与定位[J]
.江西科学,2005,23(5):643-644.
被引量:2
8
刘爱华,刘柱,刘春瑞,郭晓明,谭建平.
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学生计算机综合能力[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80-82.
被引量:10
9
杨宏伟.
强化实践环节,促进研究性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14-16.
被引量:35
10
白朴存,李春萍,宋银敏.
科研促进本科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2):111-113.
被引量:30
共引文献
47
1
曹万强.
“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101-103.
被引量:6
2
杨宏伟.
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3):124-126.
被引量:9
3
王卫平.
人的全面发展和高校创新教育[J]
.品牌(理论月刊),2010(7):74-80.
被引量:1
4
胡明星,范海燕.
以科学发展观构建高校实践教学可持续创新体系[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9):17-20.
被引量:23
5
韩丽辉,刘云,冯根生,宋忠平.
冶金研究型人才工程能力与创新素质的培养[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5):125-127.
被引量:6
6
崔培英.
高等师范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2):140-142.
被引量:7
7
班福志,孟宪涛,武朝勇.
强化实践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2):164-166.
被引量:9
8
李萌.
关于师范院校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J]
.山东化工,2009,38(11):50-52.
被引量:1
9
周燕玲,王羡欠,艾国平.
成功激励机制在主动式课堂教学中的使用[J]
.科技广场,2010(10):251-253.
被引量:1
10
刘翠红,陈秉岩,王建永.
基于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J]
.科技创新导报,2011,8(1):151-152.
被引量:120
同被引文献
6
1
王玉洁,闫晓军,聂娟,刘艳红.
农业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23(S2):63-66.
被引量:4
2
李阿利,胡新喜,郭时印,毛友纯.
加强农业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探讨[J]
.高等农业教育,2005(2):70-72.
被引量:12
3
万霖,车刚,张伟.
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战略探析——以农业院校农业工程学科为例[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1):59-61.
被引量:6
4
李新殿,王浩,李博,武晶,李丹.
试论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黑龙江史志,2009(10X):143-143.
被引量:1
5
顾万荣,马月璇,邹德堂,魏湜,杨德光,宁海龙,李晶.
农业院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实践与探索——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J]
.农业教育研究,2013(4):9-12.
被引量:8
6
李晶,魏湜,顾万荣,孟繁美,王玉波,魏峭嵘,李永刚.
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以作物学科为例[J]
.农业教育研究,2014(1):38-4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金中波,车刚,万霖,赵胜雪.
浅谈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才智,2018(33):152-153.
1
刘宏新,王德福,李蓉,刘立意,白丁.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24):1-3.
被引量:5
2
孟超.
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发展的相关性[J]
.广东蚕业,2017,51(1):53-53.
3
徐记迪,龚小庆,李智.
实践性学科的就业现状思考与建议——以园艺专业为例[J]
.安徽农学通报,2017,23(15):155-157.
4
孔捷,张冠宇.
美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模式演变、类型及特征[J]
.高教文摘,2016(9):44-46.
5
李月峰.
“校中厂”模式下的高技能人才品牌建设——以高博“智能手机系统软件测试”技能人才培养为例[J]
.电脑知识与技术(过刊),2017,23(5X):117-118.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