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野黍种子休眠特性及破除方法 被引量:1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近年来,野黍逐渐成为黑龙江省玉米田发生面积较大、危害较重的一种较难防除的杂草。针对野黍种子的休眠性进行的研究表明,野黍种子具有休眠特性。用物理化学等不同方法来打破野黍种子的休眠,结果表明,不同储存条件对野黍种子发芽的影响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5 cm土层下湿润保存的野黍种子发芽率达到100%;温水浸泡野黍种子是打破野黍种子休眠比较成功的方法之一,但不同水温、不同浸种时间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80℃水温浸种24 h,野黍种子发芽率达到100%;化学药剂硫酸、氢氧化钠、硝酸钾和赤霉素处理都能不同程度地打破野黍种子休眠,均表现为低浓度下随着浸种时间的增加,发芽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高浓度处理下,一般在短时间内发芽率较高。综合试验结果可知,10 g/L氢氧化钠浸种9 h、150 g/L氢氧化钠浸种7 h以及200 g/L氢氧化钠浸种5、7 h处理的野黍种子发芽率达到73.33%。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88-91,共4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2

二级参考文献402

共引文献369

同被引文献186

引证文献12

二级引证文献5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