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文学文本的意义之源:作者创作、读者阅读与评者评论 被引量: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学文本的意义源自作者创作、读者阅读和评者评论共同构成的文本在场状态。其中,作者是文本的初始创造者,作者的社会洞察、生活理解、喜怒哀乐、梦境幻思在创作冲动驱使下,驾驭某种语言、富有个性地按文字规则和审美要求书写成能被读者阅读、欣赏、评论的语符系统,生产了文学作品;读者以其阅读期待、阅读前见、阅读习惯欣赏作品;评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更深入地解说作者、作品、读者、阅读的生活背景、文化场域、意识状态,理性地评论文学文本中更普遍的公共性社会意义。这三者共同作用使文学作品转换为文学文本,成为文学文本的意义之源。在"作者已死""理论中心""强制阐释"甚嚣尘上的后现代批评背景下,重谈文学文本意义之源话题,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学观的实践性、历史性和规律性原则,既要防止拒绝作者意图、泛化读者阅读所造成的文学文本意义的消失,又要防止黑格尔式的逻辑主义强势话语对评者评论自由性的遮蔽,凸显文学评论的真理性、公共性和普遍有效性,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学阐释特色,从而真实、真切、真诚地昭明并增长文学文本的文化价值和人生意义。
作者 张政文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5-130,共6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64

  • 1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41页.
  • 2赵毅衡:《“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44页.
  • 3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
  • 5理查德·罗蒂.《后哲学文化》[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
  •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 7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18、119页.
  • 8J希利斯·米勒 郭英剑等译.《重申解构主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78、203、275页.
  • 9罗兰·巴特.《写作的零度》,胡经之,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441页.
  • 10弗洛伊德:《释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共引文献508

同被引文献150

引证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