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疗法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奶牛乳房炎不仅使奶牛产奶量降低,而且影响牛奶的品质,增加奶牛的淘汰率,延长奶牛产后发情期,且治疗期间牛乳中因含有大量的抗生素和细菌毒素不能饮用而废弃,废弃牛乳造成的损失更大,最终还加重了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作者
曹素娟
机构地区
保定市满城区农业局
出处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1-133,共3页
关键词
临床型乳房炎
治疗效果观察
乳凝块
治疗试验
细菌毒素
头孢噻呋钠
相关理论
乳头管
隐性乳房炎
中西药结合治疗
分类号
S823.91 [农业科学—畜牧学]
S854.5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何军海.
当前谨防奶牛乳房炎[J]
.北方牧业,2010(9):22-22.
被引量:1
2
吴国娟,张中文,沈红,孔刚.
北京地区奶牛乳房炎阳性率及发生规律的研究[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1,16(3):43-46.
被引量:35
3
侯丽丽,王福传,宁孟虎.
中药“乳炎康”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临床试验[J]
.北方牧业(奶牛),2006(7):44-45.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田文儒,刘大海,张雪清.
乳酸环丙沙星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效果观察[J]
.黑龙江畜牧兽医,1995(10):28-30.
被引量:22
2
孙福先,王恩满,赵德龙,包仁龙,王忠福,董广玉.
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治技术的试验[J]
.中国奶牛,1996(1):36-37.
被引量:55
3
单志贵,孙树友,谭爱红,李富春,孙骏.
奶牛隐生乳房炎的综合监控技术[J]
.中国奶牛,1996(3):39-40.
被引量:43
4
杨国亮.二花消痈治牛乳痈[J].中国兽医杂志,2000,36(3):28.
5
[7]Jones, G M R E Pearson, G A Clabaugh, ang c. w. heald.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matic cell counts andmilk ptoduction. Daery Sci., 1984, (73): 1823-1831
6
马树东 冯丽荣 等.中西兽药配合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效果[J].中国奶牛,2000,(5):39-40.
7
于德强,林均德.
应用维生素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效果观察[J]
.辽宁畜牧兽医,1997(4):24-24.
被引量:15
8
李国江,邹风驰,宋文庭,柏士江,迟淑艳,于洪青,赵悦,闵向松.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测与评估[J]
.中国奶牛,1998(3):16-17.
被引量:81
9
陈坤永,翁良树,吴慕贞,张火星,陈健琦.
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药物治疗试验[J]
.中国奶牛,1999(1):17-18.
被引量:36
10
卜仕金,陈杖榴,冯淇辉.
奶牛乳房炎的抗菌药物防治[J]
.兽药与饲料添加剂,1999,4(3):14-16.
被引量:102
共引文献
35
1
张丽花,张爱锋.
张家口地区奶牛乳房炎调查[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4):40-43.
被引量:1
2
张中文,吴国娟,刘凤华,马淑媛,李焕荣,李诺.
北京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2,17(4):42-47.
被引量:80
3
张剑柄.
呼和浩特地区奶牛肠杆菌性乳房炎病的研究[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4,25(6):75-77.
被引量:5
4
郭娜,白建,孟日增,王文魁.
太谷县纯牛奶中抗菌药物残留的调查[J]
.现代食品科技,2005,21(3):78-79.
被引量:4
5
白建,梁文涛,孙好学,曹靖,黄素珍.
市售纯牛奶中抗菌药物残留的检测[J]
.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2005,11(3):34-37.
被引量:1
6
王桂琴.
奶牛乳腺炎的病因及防治[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5(5):56-57.
被引量:8
7
王晓兰,孙庆华.
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药物敏感性试验[J]
.畜牧与兽医,2005,37(10):43-44.
被引量:13
8
代敏,王雄清,罗英,陈希文,郭文宇,刘江波.
绵阳市奶牛乳房炎的调查与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2006,15(4):51-54.
被引量:2
9
刘瑞生.
中草药添加剂在奶牛上的研究进展[J]
.乳业科学与技术,2006,28(6):293-294.
被引量:1
10
王桂琴,吴聪明,宋丽华,陈霞,沈建忠.
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及耐药性调查研究[J]
.中国兽医杂志,2006,42(12):19-20.
被引量:28
同被引文献
40
1
黄远全,吴建英,陈橙,代长云,华娟,李杰,黄海军.
自制中草药制剂治疗奶牛乳房炎[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28(2):147-148.
被引量:10
2
张悦,戚晓红,冯振卿.
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4,16(3):236-238.
被引量:9
3
林锋强,胡松华,胡奇林,陈少莺.
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菌苗佐剂研究现状[J]
.动物医学进展,2004,25(6):49-51.
被引量:9
4
李成应,李培锋,李晓楠.
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及其防治[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5,26(3):52-55.
被引量:13
5
李宣茹.
用疫苗预防奶牛乳腺炎[J]
.国外畜牧科技,1995,22(5):41-42.
被引量:1
6
孙怀昌.
防治奶牛乳房炎的基因工程新药[J]
.河北畜牧兽医,2005,21(10):12-13.
被引量:8
7
钱立,丁建平,陶勇,章孝荣,葛凯,姚贵东,谷玉.
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J]
.动物医学进展,2006,27(5):105-108.
被引量:13
8
舒相华,毛华明,宋春莲,董鹏,张丽.
苄青霉素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效果及在牛奶中残留规律的研究[J]
.中国奶牛,2006(6):33-35.
被引量:6
9
李宏胜,郁杰,李新圃,罗金印,徐继英,张礼华,郭福存,韩福杰,杨玉英.
乳牛乳腺炎多联疫苗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效果[J]
.中国兽医科学,2007,37(4):363-368.
被引量:20
10
尹荣兰,张乃生,杨正涛,冯晓声.
奶牛乳腺炎防治研究进展[J]
.动物医学进展,2007,28(5):79-82.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1
1
卢智奇,侯丽娥,吴非凡,高鹏飞,刘余钱,孙尚元,张春刚.
奶牛乳腺炎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研究进展[J]
.畜牧兽医杂志,2023,42(6):26-3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田存锋,梁常杰,刘贤旭.
虚拟仿真技术在《猪生产与管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
.畜牧兽医杂志,2024,43(2):99-101.
被引量:1
2
刘鹏.
奶山羊生乳中体细胞数与乳成分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乳业,2024(8):109-113.
3
张世强.
2023年临沂市奶牛乳房炎发病情况调查与分析[J]
.中国乳业,2024(12):69-76.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2017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