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浅析渠井双灌模式在关中平原地区的效应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渠井双灌在农田灌溉工作中可实现灌溉互补和双保险作用。本文以关中平原中部的高陵区为例,探讨了水资源利用、节水灌溉、渠井双灌在不同灌溉期的主次作用及抗旱期间灌溉管理等问题。高陵区总面积294km2,粮食耕种面积20.3万亩左右,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和小麦,三年两熟。该地区农田灌溉历史悠久,水利基础设施配套较齐全,现有各类灌溉机井2400余眼,单井控制面积77.8亩;泾惠渠干支渠7条,斗渠133条,末级渠道等总长度700km。该地区渭河以北18.9万亩耕地为是井灌与渠灌相结合的灌溉方式,这种模式可合理利用地下水、科学调配地表外来水,地表水源充足有保证时,通过各类干、支渠道,末级渠道输水灌溉,地表水不足或灌溉进度缓慢时,适时启用深井地下水进行灌溉,使一块农田即有了地下水源保障,又有了地表水源保障,为农业抗旱灌溉上了双保险。发展渠井双灌不仅能改善农业用水紧缺的现状,对于合理开采地下水和利用地表水,促进粮食稳产、增产和水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 杨西彬
出处 《低碳世界》 2017年第26期66-67,共2页 Low Carbon World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7

共引文献6

同被引文献5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