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根据课堂启动、展开、推进的思维主线,结合学生的参与状况,可将学生的课堂思维分为超前型思维、同步型思维、滞后型思维和游离型思维。教师要善于从言语的和非言语的语汇中捕捉信息,整合学生给予的表达与流露的表达,对其课堂思维做出判定并据此采用相宜的教学策略,真正实现课堂的对话生成。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解放学生身体,让学习具身体现;建立"我-你"关系,引导学生思维。
出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年第8期74-79,共6页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