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住院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临床诊疗现状,探讨儿童消化性溃疡发生早期临床表现。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至2017年3月收集的患儿66例,其中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组(A组)43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组(B组)23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一般情况、主要临床表现、血生化指标及治疗情况。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体质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临床表现上,B组患者呕吐发生率(39.1%)高于A组(16.3%),B组患者呕血发生率(40.4%)高于A组(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黑便、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生化指标中,B组血红蛋白水平(中位数96 g/L)明显低于A组(中位数125 g/L);B组清蛋白水平(中位数39.4 g/L)明显低于A组(中位数44.6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血小板、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方案上,两组选择标准三联疗法和序贯疗法治疗的患者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儿童发生呕吐、呕血、贫血、低清蛋白血症需警惕合并消化性溃疡,临床中应严密监测,避免消化道大出血等危重状况发生。
出处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17期2645-2647,共3页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 & Health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601973)
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重点项目(ZHYX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