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上肢痉挛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临床治疗方面对近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状态的文献进行综述,归纳针灸治疗取穴规律。
作者
刘朵
陈奇刚
顾力华
机构地区
昆明市中医医院
出处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第8期86-88,共3页
Yun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基金
昆明市卫生科技人才培养项目[NO:SW(技)-43]
关键词
中风
上肢痉挛
针刺
综述
分类号
R24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7
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331
同被引文献
7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4
参考文献
19
1
张琳琳,郭家奎.
头针疗法为主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针灸临床杂志,2010,26(6):68-71.
被引量:6
2
赵建国,徐振华,曹辰虹.
针刺锥体区治疗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7):10-12.
被引量:48
3
王丽平,周炜,张树源.
头体针治疗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评价与研究[J]
.上海针灸杂志,2007,26(7):3-5.
被引量:23
4
陆彦青,杨海涛,庄礼兴,刘悦.
“靳三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40例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2013,54(12):1034-1037.
被引量:29
5
王澍欣,张宾,徐展琼,庄礼兴.
麦粒灸配合靳三针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1(4):548-552.
被引量:27
6
祝晓忠.
腹针治疗中风后肢体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师杂志,2006,8(S1):219-220.
被引量:16
7
崔海.
腹针结合头针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30例疗效观察[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3):226-227.
被引量:24
8
塔长峰,吴定奇,马腾飞.
祛瘀生新针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6):54-55.
被引量:10
9
吕慧青,遇永琴,李秀珍.
针刺三阴经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60例分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4):54-55.
被引量:56
10
刘美荣,刘伍立.
针刺夹脊穴治疗脑卒中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14(6):450-452.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
137
1
肖凌勇,孙申田,李征.
头针电针结合治疗腓总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2008,24(2):19-20.
被引量:8
2
李晓艳,刘尔林,孙秋萍,李晓红.
头针治疗失眠35例[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6(4).
被引量:9
3
朱欢欢,庄礼兴,贾超.
“挛三针”释义[J]
.针灸临床杂志,2010,26(2):55-57.
被引量:10
4
李青卿,颜新,潘新,孙鑫,颜乾麟.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机初探[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5):648-650.
被引量:4
5
曾祥龙.
头针、体针和颞三针交替使用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肌力[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4485-4485.
被引量:7
6
牙祖蒙,王建华,李忠禹,谭颖徽.
面神经损伤后穴位电针刺激对神经组织中神经营养因子-3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1):59-62.
被引量:26
7
何晓华,王舒.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J]
.疑难病杂志,2004,3(6):374-376.
被引量:43
8
张丽蕊,周爱民.
头针加体针透刺配合康复锻炼治疗中风偏瘫31例[J]
.陕西中医,2005,26(2):154-155.
被引量:13
9
何延智,丰芬.
头针配合中药治疗中风偏瘫106例[J]
.江苏中医药,2005,26(1):36-37.
被引量:4
10
汪琴.
巴氯芬联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偏瘫肌痉挛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7(4):218-220.
被引量:24
共引文献
331
1
杨俐,叶清景.
基于经筋理论探讨恢刺法在中风后肢体痉挛治疗中的应用[J]
.中医外治杂志,2023,32(5):129-131.
2
王培峻.
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进展[J]
.新疆中医药,2022,40(3):127-128.
被引量:2
3
李子康,陈彩容,余小江,陈耀龙.
“靳三针”联合运动整复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0(11):196-199.
被引量:20
4
刘倩.
加味芍药甘草汤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疗效观察[J]
.医学新知,2019,29(S1):240-242.
被引量:2
5
周勇.
头电针结合现代康复治疗中风偏瘫[J]
.世界临床医学,2018,12(3):83-83.
6
齐瑞,徐创龙.
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针刺研究进展[J]
.陕西中医,2008,29(10):1435-1436.
被引量:2
7
李良,岳增辉,叶禹.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针灸治疗机制研究进展[J]
.针灸临床杂志,2010,26(6):65-68.
被引量:23
8
何晓华,胡雨华,柯生海,杨立峰.
恢刺和关刺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研究[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11):1247-1249.
被引量:13
9
罗杨飞,韩舰华,徐嘉营.
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临床研究现状[J]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3,2(4):171-175.
被引量:11
10
彭慧渊.
调和阴阳针刺法在痉挛控制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9):696-697.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77
1
师养荣,高枫.
肌梭的结构和功能[J]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3,1(2):148-151.
被引量:5
2
单爱军,尹卫,王照康,贾少微.
针刺对严重脑损伤患者脑血流灌注及脑功能活动的影响[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5):5312-5313.
被引量:11
3
陈日兰,乐小燕.
腰痛穴定位及取穴时机探讨[J]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9):777-778.
被引量:15
4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被引量:33058
5
游国清,燕铁斌.
功能性电刺激及其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2):142-144.
被引量:51
6
姜桂美,贾超.
针刺拮抗肌与主动肌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9):812-813.
被引量:48
7
王永慧,郭丽华,岳寿伟.
脑卒中患者双下肢H反射的变化及其与痉挛指数的相关性[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2):114-116.
被引量:26
8
姜桂美,吴思平,贾超,刘映芬.
不同刺激量针刺拮抗肌与主动肌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2008,24(11):1-3.
被引量:26
9
张艳,黄如训,吴金浪,方燕南,刘焯霖.
电刺激对大鼠脑梗塞运动功能及突触的影响[J]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998,19(2):89-93.
被引量:28
10
熊家轩,陈奕雄,吴思平.
针刺拮抗肌群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J]
.当代医学,2009,15(19):151-152.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5
1
单衍丽,刘敬花,孙良伟,李强,王靖.
刺络拔罐治疗卒中患者上肢痉挛的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19,38(3):270-274.
被引量:11
2
刘旭强.
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不同针法研究进展[J]
.继续医学教育,2019,33(11):151-154.
被引量:4
3
于学平,魏铭胤,邹伟,马慧慧.
针刺“腰痛穴”治疗中风后手指拘挛临床疗效观察[J]
.中医药学报,2021,49(1):27-30.
被引量:11
4
刘飞.
针灸推拿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分析[J]
.双足与保健,2019,0(14):37-38.
被引量:4
5
王洁琼,卢昌均,安红伟,鹿俊磊,郭冬丽.
补阳还五汤联合微创穴位埋线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疗效分析[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2):162-16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34
1
华科虎.
醒脑通督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痉挛效果探讨[J]
.内蒙古中医药,2023,42(5):130-131.
被引量:1
2
王眙民,许梅.
针灸推拿在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21):13-15.
3
张广宇.
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常规西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9,11(23):74-76.
被引量:4
4
史伟,王慧,袁慧霞.
中西医结合辩证治疗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8):184-184.
被引量:1
5
沈利安.
补阳还五汤结合体针和颊针治疗中风偏瘫[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8):170-170.
被引量:2
6
骆军,王薇,毛丽,冯刚.
电针联合穴位埋线对中风后上肢偏瘫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分析[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7):31-31.
被引量:3
7
徐贵芬.
刺络拔罐结合清肝疗癣汤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1,37(1):38-39.
8
樊文朝,陈支援,袁平安,崔晓,沈卫东.
刺络拔罐疗法治疗中风病的应用概况[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4):452-456.
被引量:4
9
杨征塔.
化痰通络解痉汤结合泻阴补阳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J]
.内蒙古中医药,2021,40(1):33-34.
被引量:1
10
丁潇,邹忆怀.
拘挛方热敷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上肢痉挛疗效观察[J]
.山东中医杂志,2021,40(6):594-599.
被引量:6
1
曾军文,曾文满.
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偏瘫60例[J]
.江西中医药,2007,38(6):66-66.
被引量:2
2
陈立典,田永胜.
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的新思路及其临床研究[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7,12(2):73-75.
被引量:34
3
袁晓辉,周志国,崔萍,张雪松,刘芳辉,黄作芸,黄作义.
头针配体针按摩治疗中风后偏瘫112例临床观察[J]
.佳木斯医学院学报,1992,15(3):28-29.
4
许芬.
电针并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偏瘫50例[J]
.福建中医药,1997,28(4):32-33.
5
叶振宇,王建华,杨伟文.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81例[J]
.江苏中医药,2004,25(6):46-47.
被引量:2
6
胡文立,刘旻,陈巍.
中风后癫痫发作的诊治[J]
.北京医学,2000,22(1):60-61.
被引量:3
7
邵伟波.
脑中风后及时康复治疗功能恢复好[J]
.江苏卫生保健,2003(2):25-25.
8
安阳.
中风后癫痫发作的预后[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8(7):27-27.
9
宋秀娟,赵芳.
脉络宁注射液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皮肤瘙痒15例[J]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3):66-67.
被引量:1
10
郝桂荣,胡德贵.
表现为顽固性呃逆的中风后癫痫发作2例[J]
.中华今日医学杂志,2003,3(7):67-68.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