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以文为诗”的四种型态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以文为诗"的提出背景是中唐古文运动。但"以文为诗"中的"文"不限于古文。以文为诗早已发生。实际上,"以文为诗"有以经子文为诗、以史传文为诗、以古文为诗和以骈文为诗等四种型态,在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体现出不同的特点。
作者
王澍
机构地区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9-134,共6页
Seeker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文体浑和与文体演进之关系研究"(16XZW012)
关键词
以文为诗
以经子文为诗
以史传文为诗
以古文为诗
以骈文为诗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谷曙光.
斟酌于辨异细化与宏观综括之间——宋代文体分类论略[J]
.中国文化研究,2015(3):121-131.
被引量:4
2
蔡德龙.
韩愈《画记》与画记文体源流[J]
.文学遗产,2015(5):107-119.
被引量:7
3
莫道才.
以诗为文:骈文文体诗化特征论[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3(2):74-79.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29
1
林树中.
北齐《校书图》卷新探[J]
.艺苑(美术版),1991(2):10-14.
被引量:3
2
川合康三,蒋寅.
韩愈探究文学样式的尝试——《画记》分析[J]
.中国文化研究,2005(3):131-134.
被引量:8
3
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据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55页.
4
宋·陈振孙,撰,徐小蛮,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卷1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38页.
5
郭绍虞.《提倡一些文体分类学》,见于《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下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547页.
6
参看《文选序》,见于南朝梁·萧统编.《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7
苏轼.《题文选》,见于宋·苏轼著,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92页.
8
宋·姚铉.《唐文粹》序言,《四部丛刊》初编集部,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4页.
9
元·刘埙.《隐居通议》卷13,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45页.
10
四库全书整理所.《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总集类序,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598页.
共引文献
17
1
杨景龙.
试论“以诗为文”[J]
.文学评论,2010(4):24-31.
被引量:7
2
周毅.
论篇章典雅体的构成——以国画画论为例[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6(1):141-148.
3
周毅.
“征圣”、“宗经”和传统艺文互文刍议[J]
.当代修辞学,2014(3):57-65.
被引量:3
4
莫道才.
宋代“四六话”产生与“诗话”关系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0(3):108-112.
被引量:3
5
王澍.
文体自觉与文学自觉[J]
.社会科学家,2016,31(1):140-145.
被引量:1
6
王佳琴,郑珂.
语言变革与诗文互渗的现代转型[J]
.文艺评论,2016(8):55-61.
被引量:1
7
关鹏飞.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苏轼诗画论流变研究[J]
.社会科学论坛,2017(5):62-81.
被引量:3
8
丁放,韩文涛.
论青词与唐诗[J]
.江淮论坛,2017(2):15-22.
被引量:1
9
王澍.
论中国古代文体学批评[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8(4):57-66.
被引量:1
10
林虹伶.
论李白骈文的“诗乐舞”特征[J]
.今古文创,2021(25):42-43.
同被引文献
43
1
刘路,朱玲.
关于破体为文[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2):115-119.
被引量:7
2
曾昭岷.
韩愈“以文为诗”及其《山石》诸篇——学习《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劄记[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1(1):30-34.
被引量:2
3
吴承学.
辨体与破体[J]
.文学评论,1991(4):57-65.
被引量:45
4
张见.
辨体方法与王士祯的诗歌批评[J]
.求索,1991(4):77-82.
被引量:1
5
许总.
杜甫以文为诗论[J]
.学术月刊,1983,15(11):52-58.
被引量:1
6
王洪.
苏轼“以文为诗”论[J]
.江西社会科学,1990,10(4):79-86.
被引量:2
7
吴承学,沙红兵.
中国古代文体学学科论纲[J]
.文学遗产,2005(1):22-35.
被引量:58
8
吴承学,何诗海.
贺复征与《文章辨体汇选》[J]
.学术研究,2005(5):123-128.
被引量:13
9
薛泉.
尊体意识与南宋词选之兴盛[J]
.求索,2005(11):149-151.
被引量:2
10
曹庆鸿.
论唐宋词及理论之演变与尊体[J]
.中国文化研究,2006(2):121-13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任竞泽.
近40年中国古代辨体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1978~2018)[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2):79-9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蒋旅佳.
异同分体与体类并重——唐宋总集分类体例与文学观念研究新论[J]
.青海社会科学,2019,0(6):201-206.
被引量:2
2
冯晓玉.
参体与昭体:六朝赋体流别思路新论[J]
.北京社会科学,2020(11):48-62.
3
孙盼盼.
中国传统“辨体”思想与文体阐释的意义生成[J]
.社会科学论坛,2021(3):69-79.
1
林音淇.
公民诉讼制度述评[J]
.中外企业家,2011(1X):114-115.
2
于晓荷.
赵孟頫与董其昌师古观的异同[J]
.小品文选刊(下),2017,0(5):188-189.
3
高云.
以“凿空”的理念创作《张骞》特种邮票[J]
.集邮博览,2017,0(9):52-53.
4
田玉.
设定受益计划问题初探[J]
.现代商业,2017(22):154-155.
5
方丽萍.
《柳文指要》的成就及文化品格[J]
.学术论坛,2017,40(4):12-18.
被引量:1
6
任冬青.
晚唐张乔诗歌的语言艺术与美学风格[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71-75.
7
李国新.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制度构建与实现路径[J]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6):8-14.
被引量:34
8
杜娜,卯建,刘淑敏,牛敏,尧静,张孟爽,杜艳.
产NDM-1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整合子和插入序列共同区1检测及分型[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7,17(5):523-526.
被引量:1
求索
2017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