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吴侬软语中重叠动词带补语结构的语用分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吴方言中重叠动词附带单个形容词作补语构成的"Vv+A"结构式,是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一个分支类别"动+形"式,具有较强的语言辐射力。这里运用国外分布分析法及构式语法理论剖析"Vv+A"这一语法构式的内在规定性,归纳其句法特征、语汇意义及其语用价值,对于今天深入开展方言吟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
徐建顺
龚昊
机构地区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国学教育研究院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7年第9期40-42,共3页
Modern Chinese
关键词
“Vv+A”
句法功能
语义分析
语用价值
分类号
H173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18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池昌海,王纯.
温州话动词重叠式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5):149-157.
被引量:22
2
李宇明.
动词重叠的若干句法问题[J]
.中国语文,1998(2):83-92.
被引量:132
3
马真,陆俭明.
形容词作结果补语情况考察(一)[J]
.汉语学习,1997(1):3-7.
被引量:71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李宇明.
动词重叠的若干句法问题[J]
.中国语文,1998(2):83-92.
被引量:132
2
萧国政,李汛.
试论v——v和vv的差异[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27(6):117-123.
被引量:20
3
李珊.
双音动词重叠式ABAB功能初探[J]
.语文研究,1993(3):22-31.
被引量:15
4
戴耀晶.
现代汉语短时体的语义分析[J]
.语文研究,1993(2):51-56.
被引量:21
5
刘丹青.
汉藏语系重叠形式的分析模式[J]
.语言研究,1988,8(1):167-175.
被引量:46
6
刘月华.动词重叠的表达功能及可重叠动词的范围[J].中国语文,1983,(1).
7
颜逸明.浙南瓯语[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8
沈克成.温州话探源[N].温州日报,2000-04-02(2).
9
郑张尚芳.温州话中相当"着""了"的动态接尾助词及其他[A].胡明扬.汉语方言体貌论文集[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47-65.
10
潘悟云.温州方言的体和貌[EB/OL].http://www.eastling.org,2003-03-10/2004-03-18.
共引文献
218
1
王连盛.
多重互动视域下汉语“V+破”多义构式研究[J]
.语言学研究,2020(1):83-94.
被引量:3
2
阮秀娟,赵春利.
客观积量足界义“V满”的组配规律及语义提取[J]
.语言研究集刊,2023(1):66-81.
3
覃业位.
新兴动宾短语多重重叠式VVVO的句法语义结构[J]
.语言研究集刊,2019,0(2):114-131.
被引量:2
4
杨旭.
"吃饱饭/喝醉酒"类结构的分布与生成[J]
.语言研究集刊,2021(2):102-115.
5
吴为善,李文浩.
汉语“动~叠+补”结构的共时比较和历时考察[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4):1-5.
被引量:6
6
骆锤炼.
形容词作可能补语的情况考察[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4):24-27.
被引量:2
7
黄玉雄.
龙州粤方言持续范畴的几种表达方式——兼谈现代汉语形态的复合特征[J]
.中文自学指导,2008(2):33-38.
被引量:1
8
贺卫国.
“ABAB着”格式的初步考察[J]
.河池学院学报,2009,29(1):40-42.
被引量:2
9
张桂英.
再谈叠音词的表达效果[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00-101.
被引量:3
10
石毓智.
如何看待语法规则的“例外”——从“吃饱饭”、“喝醉酒”现象谈起[J]
.汉语学习,2000(6):29-30.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
17
1
吴为善,李文浩.
汉语“动~叠+补”结构的共时比较和历时考察[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4):1-5.
被引量:6
2
朱景松.
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J]
.中国语文,1998(5):378-386.
被引量:146
3
寿永明.
绍兴方言中的动词重叠句[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5(5):88-90.
被引量:16
4
马真,陆俭明.
形容词作结果补语情况考察(二)[J]
.汉语学习,1997(4):14-18.
被引量:33
5
冯胜利.
论汉语的“韵律词”[J]
.中国社会科学,1996(1):161-176.
被引量:259
6
池昌海,王纯.
温州话动词重叠式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5):149-157.
被引量:22
7
陈立民.
论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J]
.中国语文,2005(2):110-122.
被引量:68
8
潘国英.
论汉语动词重叠的主观性表达[J]
.修辞学习,2007(1):34-36.
被引量:20
9
刘顺,潘文.
南京方言的VVR动补结构[J]
.方言,2008,30(1):47-51.
被引量:11
10
潘海燕.
繁昌方言里的动词重叠带补语现象[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9(1):121-122.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吴婷.
廉江客方言的VVC结构[J]
.贺州学院学报,2021,37(4):59-69.
1
侯婷.
基于句法功能再议“何况”和“况且”的区别[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8):90-91.
被引量:2
2
王华,马志鹏.
国内构式语法的研究和前景[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3):57-61.
3
边小凤.
天气预报模糊语的语用分析[J]
.小品文选刊(下),2017,0(5):99-100.
4
陈璐璐.
转变视角,开掘精准妥帖的语用价值——以《变色龙》的教学为例[J]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17(10):69-69.
5
卢盈霞.
流行语构式“可能V了假N”解析[J]
.汉字文化,2017(11):37-39.
被引量:4
6
武杨.
从接受修辞学角度分析《雷雨》中的反问句[J]
.小品文选刊(下),2016,0(7):37-37.
7
罗思明,孟彩娟.
古汉语“A_空+N”与“N+A_空”的语义与句法历时对比研究[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30(5):49-54.
8
张彦群.
浅论副词“马上”的单用现象[J]
.小品文选刊(下),2016,0(3):109-110.
9
黄晓晔.
可作状语的性质形容词语义分析[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7(10):97-98.
10
邓亦佳.
孟州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可”[J]
.唐山文学,2017,0(8):97-99.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7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