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沉钟》与“有意味的形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有意味的形式"的术语最早来源于英国哲学家克莱夫·贝尔,是指一种能激起读者的审美情感的线条、色彩的有机组合。《沉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霍普特曼的戏剧作品。《沉钟》的人物美、环境美和对话美呈现出超功利的"形式美"。戏剧中的爱情与事业的悲剧实质、象征的社会典型以及生命性体现了浓厚的"意味"。
作者
吴雪莹
机构地区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7年第10期36-38,共3页
Modern Chinese
关键词
沉钟
形式
有意味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张洁.
罗伯特·弗洛斯特的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J]
.社科纵横,2009,24(5):177-178.
被引量:1
2
荣佳,国柱.
“有意味的形式”与艺术符号——贝尔与朗格的美学思想述评[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1(3):64-69.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刘继华,沈艳燕.
罗伯特·弗洛斯特诗作的静水与深流[J]
.外国语文,1999,24(2):41-45.
被引量:8
2
舒丹丹.
罗伯特·弗洛斯特诗歌中的象征主义[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20(5):159-161.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2
1
张文珍.
论苏珊·朗格生命形式的理论价值[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6(2):29-32.
2
曲德煊,周欣欣.
关于电影形式和内容的思辨[J]
.电影文学,2024(19):63-67.
1
金清灵.
高中,美丽的梦[J]
.高考,2016,0(34):44-46.
2
胡兵.
我国将研制出“超七”新战机[J]
.云南国防,2003(1):49-49.
3
贺晓雪.
从中国之梦到中国梦[J]
.小品文选刊(下),2016,0(12):3-3.
4
岑文华.
美哉乡村[J]
.今日浙江,2017,0(7):22-23.
5
郭宝珠.
做“美”的传播者——在数学教学中谈美[J]
.考试周刊,2017,0(68):88-89.
6
杨丽斐.
有意味的形式——黔东南苗族服装纹样探究[J]
.西部皮革,2017,39(16):100-100.
7
李嵘.
爱情与事业,让我左右为难[J]
.心理与健康,2017,0(10):70-72.
8
李玲.
得数据者得未来[J]
.邮电经济,2017,0(3):14-20.
9
2017陕西戏剧创作研修班(一)[J]
.当代戏剧,2017(5):65-65.
10
核桃.
局部的“否定”,可以变为根本的“肯定”[J]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17,0(9):9-9.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7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