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永恒魅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美国南方代表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福克纳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从其发表之日直至今天,一直深受广大读者和评论家的青睐,也是美国文学研究的热点。通过仔细品读小说文本和阅读相关研究文献,从独特的叙事技巧﹑精彩的哥特元素和深刻的作品主题三个方面,探讨了这篇小说经久不衰的永恒魅力。
作者
邓宏春
机构地区
景德镇陶瓷大学
出处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7年第9期55-57,共3页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关键词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
魅力
叙事技巧
哥特元素
作品主题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4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王敏琴.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叙事特征[J]
.外国语,2002,25(2):66-70.
被引量:49
2
肖明翰.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J]
.外国文学评论,2001(2):90-101.
被引量:291
3
曹盛华.
对《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的女性主义解读[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7(5):121-124.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徐雅芬,董建辉.
女性主义与权力——政治人类学视野下的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述评[J]
.国外社会科学,2004(4):26-31.
被引量:7
2
[法]西蒙·德·伏波娃.第二性[M].桑竹影,南珊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3
车文博.弗洛伊德文集[M].吉林:长春出版社,2004.138.
4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9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5
[英]米兰达·弗里克,詹妮弗·霍恩斯比编.女性主义哲学指南[M].肖巍,宋建丽,马晓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
罗钢.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23.
7
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74.
8
《创世纪》3.5.
9
Malcolm Cowley. Writers at Work[C]. New York: Viking Press, 1958. 141.
10
Olga W. Vickery. The Novels of William Faulkner:A Critical Appraisal[M]. Baton Rouge: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64. 229.
共引文献
343
1
刘坛茹.
哥特式建筑复兴的自然契机与生态救赎[J]
.中国美学研究,2022(1):334-351.
2
刘德伟.
从哥特视角看《飞越杜鹃巢》的现实批评[J]
.新纪实,2021(1):21-24.
3
杨洁,李欣.
霍桑创作的哥特特色[J]
.长治学院学报,2007,24(6):37-39.
被引量:1
4
刘佳.
从复调理论看《献给爱米莉的玫瑰》[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3):35-38.
5
关慧.
哥特式小说风格特征在《简·爱》中的诠释[J]
.时代文学,2009(6):91-92.
被引量:2
6
王烨,王佑江.
台湾创世纪诗社的超现实主义诗观[J]
.华文文学,2009(2):28-34.
7
董双建,冯一青.
美国哥特文学的早期发展[J]
.文教资料,2007(32):23-25.
被引量:1
8
黄慧丽.
来自心灵的恐怖——评爱伦·坡的《厄舍古屋的倒塌》的创作效果[J]
.宿州师专学报,2004,19(2):79-80.
被引量:1
9
李方木,宋建福.
福克纳非线性艺术叙事范式及其审美价值[J]
.当代外语研究,2010(3):42-46.
被引量:6
10
曾利红,黎明.
南方哥特小说中的幽灵意象——兼评《押沙龙,押沙龙!》和《宠儿》[J]
.当代外语研究,2010(5):56-59.
1
12部作品入围贝里·吉福德文学奖[J]
.文学教育,2017(21):192-192.
2
李雨黎.
从叙事视角探寻《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我们”与艾米丽之间的关系[J]
.北方文学(中),2017,0(10):106-106.
3
范小乐.
寻找书法艺术的永恒魅力——从书法作品的线条谈起[J]
.书画世界,2017,0(8):24-29.
4
蒋叶俊.
政论片的思辨性特点分析——以《将改革进行到底》为例[J]
.电影评介,2017,0(13):98-100.
被引量:1
5
余华.
寻找威廉·福克纳[J]
.文学教育,2017(19):4-5.
6
许世友,那健,王凯,孙锦.
浅谈威廉·福克纳的创作手法——以《喧哗与骚动》为例[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0(7):254-254.
7
刘堃.
福克纳和莫言:狂欢化叙事的构建与阐释[J]
.求索,2017(8):141-145.
被引量:2
8
刘汉俊.
记住乡愁[J]
.农业知识(百姓新生活),2017,0(9):10-14.
9
关少勇.
《喧哗与骚动》中写作手法分析[J]
.小品文选刊(下),2017,0(2):69-70.
10
程远蝶,张红丽.
施蜇存与爱伦·坡作品主题比较[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8):88-89.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7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