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成长的伤痛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是杨德昌继"都市三部曲"后完成的一次历史批判,影片借由一场真实的少年情杀事件,牵涉出一段禁忌的时代记忆,还原压抑的时代氛围与焦虑的个体生存状态,展现了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深刻的反思意识。杨德昌在这部影片中试图触碰台湾的伤口,并以少年的成长经历作为载体,呈现出与之关联的社会图景、众生百态,不回避历史伤痛与时代症结,体现了一位艺术工作者的批判意识与反思意识。
作者
康洁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69-71,共3页
Movie Literature
关键词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台湾地区
青年
成长
伤痛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
1
张玉佩.
九年代初期台湾电影的社会文化意涵[J]
.电影艺术,1997(6):44-5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
1
赵亮.
你我心中的“男孩梦”——从“马小军”和“小四”说起[J]
.神州,2010(9):77-78.
被引量:1
2
陈春波.
外聚焦和内聚焦:华语电影关于“残酷青春”的两种叙事模式——以《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和《阳光灿烂的日子》为例[J]
.东南传播,2015(5):31-34.
被引量:2
3
王晓倩,贾小喆.
“怀旧金”色调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身份认同建构[J]
.传媒论坛,2020,3(12):135-13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齐臻玅.
电影《A Brighter Summer Day》和《阳光灿烂的日子》青春叙事对比[J]
.戏剧之家,2021(34):164-16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雨舟.
日光赤色照未好--论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暗色调[J]
.流行色,2022(2):71-73.
1
我就是周杰伦![J]
.大众电视(理论),2009(12):14-14.
2
外媒[J]
.电影,2011(7):13-13.
3
玉竹.
Forever Enthralled[J]
.Women of China,2009(4):58-59.
4
茹存光,王蒲.
茹存光 王蒲作品[J]
.大舞台,2014(1).
5
水利部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J]
.中国水利,2017(17).
6
旧时校园[J]
.齐鲁周刊,2017,0(35):8-11.
7
何满.
为梦坚守[J]
.中国艺术,2017(9):69-73.
8
孟会祥.
作品的情境[J]
.中国书法,2014(3):162-165.
9
张翼鹏.
吴京的八戒[J]
.中国家庭医生,2017,0(18):1-1.
10
参观时代记忆 重温热血年华[J]
.企业党建,2017,0(9):31-31.
电影文学
2017年 第2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