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国家形象塑造:大学思政教育的理性与信仰反思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21世纪信息社会的剧烈变迁带来多元价值混杂,国家形象成为各种独断论与马克思主义真理交锋的焦点;以理性批判的认知呈现为目的的大学思政教育于此同时被迫面临范式的危机与转型。十八大后提出的"中国梦"高度概括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构成中国国家形象的价值与信仰的稳固内核。思政课的目的应从理性批判的真理灌输转型到以"中国梦"为核心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构建真理、情感、信仰统一的思政教育思想体系。
作者 王圣 吴玉娟
出处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47-151,共5页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Administrative Cadre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Law
基金 2015年海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阶段成果(Hnsz2015-28)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45

  • 1刘能.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的分析[J].开放时代,2004(4):57-70. 被引量:237
  • 2李滨.考克斯的批判理论:渊源与特色[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7):15-20. 被引量:11
  • 3刘梅.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2).
  • 4托克维尔 冯棠.《旧制度与大革命》[M].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91页.
  • 5舍勒 罗悌伦译.《道德建构中的怨恨》[A].刘小枫编.《舍勒选集》上卷[C].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第488-489页.
  • 6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M].商务印书馆,1992年..
  • 7舍勒.《道德建构中的怨恨》[M].,..
  • 8Joseph Nye.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J].World Politics,No.1,1988.
  • 9David Baldwin.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the Contemporary Debate[M].N.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3,Chapter 1.
  • 10Richard Rosecrance.A New Concert of Powers[J].Dialogue,No.3,1993.

共引文献214

同被引文献11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