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收腔打挂"是山西中路梆子前辈艺术家对传统伴奏艺术的口头性总结。由于这一词语的语音性特征以及方言传播带来的误读和歧义,在中路梆子文献中相继出现了"收签打挂""抽腔打挂""收腔打挂"等不同的文字记述,使之在当代成为了一个多义、多解、概念模糊的词语。通过对中路梆子伴奏艺术的考察,运用语言学的方法对该词进行学术规范,并阐明腔与挂以及收腔与打挂的关系和所指之义,从名与实的辩证关系对其概念与内涵进行重新诠释。立足"收腔打挂"所蕴含的简约逻辑,洞悉由腔、挂关系衍生而出的形态多样、复杂多变的传统伴奏艺术。
出处
《戏曲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6-100,共5页
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基金
山西省艺术规划课题"山西中路梆子腔
挂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16B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