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关于学术不端的判别与防范——"J10"峰会共识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年来,学术不端行为不断增多,除了媒体屡次曝光的论文买卖事件,SCI论文撤稿事件也频发. 2017年4月底, Springer旗下期刊Tumor Biology撤销了中国学者的论文107篇;5月8日,Quartz统计了2012-2016年全球同行评议造假被撤稿的论文数,中国大陆( 498篇)的撤稿数量超过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总和. 学术不端行为再次引起国际社会和中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尽管我国有关机构和组织针对学术不端行为制定和出台了各种规范和措施,如《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由国务院办公厅颁布)、《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中国科学院对科研不端行为的调查处理暂行办法》等,中华医学会也曾发起《倡导学术诚信抵制学术不端——医学期刊从业者倡议书》[1] ,但由于各类规则体系中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不完全一致,造成编辑在对文稿进行学术不端性质判别时所参考的标准和解决方法不尽相同. 一些存在学术不端问题的稿件被一本期刊拒稿后仍能在其他期刊发表,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 因此,如何判别学术不端、确保学术论文的真实性、更好地避免和防范这一行为的出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出处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74-676,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66

共引文献12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