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免疫吸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总结15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采用DNA280免疫吸附治疗的护理。护理重点为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做好吸附治疗时护理及导管维护,重视病情观察,预防及处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15例患者顺利完成2~3次免疫吸附治疗,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血清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均显著下降,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
郑军
贾冬云
经燕
朱芳芳
机构地区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出处
《护理与康复》
2017年第10期1074-1076,共3页
Journal of Nursing and Rehabilitation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吸附
护理
分类号
R473.58 [医药卫生—护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7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53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10
1
杨岫岩.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指南》解读[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临床前沿版,2006,26(6):942-944.
被引量:13
2
王宗谦,杨琦,尹丽.
免疫吸附临床应用[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6):433-437.
被引量:2
3
吴潮清,熊礼佳,贺红光,刘芸芳,李瑾瑜,王浩宇,唐盛,叶琨,彭小梅,黄玲,唐业莹.
DNA免疫吸附联合药物治疗重度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近期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4,21(2):84-87.
被引量:15
4
林育梅,方蘅英.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行DNA280免疫吸附治疗的护理[J]
.全科护理,2010,8(25):2257-2258.
被引量:3
5
马绮文,余旸弢,陈国强,张红卫.
DNA280免疫吸附治疗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
.全科护理,2011,9(3):212-213.
被引量:4
6
郭粉莲,蔡旭,孔卫红,叶志中,陈新鹏,尹志华.
免疫吸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0):2380-2382.
被引量:5
7
陈佩玲,谢伦芳.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床边DNA免疫吸附治疗的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3):242-244.
被引量:8
8
孙娟,马玲,汪吉平,唐若莹,曹玉茹,王磊,陶治荣,谢长好,梅永君,王涛,李志军.
DNA免疫吸附治疗特殊情况系统性红斑狼疮18例护理体会[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5):631-633.
被引量:3
9
韩志武,姚国乾,李靖,肖琼,汪婧,徐友平.
不同免疫吸附方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对比研究[J]
.中国血液净化,2010,9(7):380-384.
被引量:15
10
陈佩玲,谢伦芳,王维利,陈艳.
DNA280免疫吸附柱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其应对[J]
.安徽医药,2012,16(7):1018-1020.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87
1
王质刚.
欧洲第一次蛋白A免疫吸附研讨会纪要[J]
.中国血液净化,2002,1(1):55-57.
被引量:15
2
刘慧慧,郝加虎,叶冬青.
抗dsDNA抗体细胞穿透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致病作用[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4,8(10):620-622.
被引量:6
3
李碧清,黄世峰.
SLE抗核抗体核型与受损脏器关系的探讨[J]
.重庆医学,2004,33(11):1686-1687.
被引量:5
4
崔敏,李群,熊云春,尹丽芬.
血液透析中急性并发症的原因分析[J]
.中国血液净化,2004,3(10):568-568.
被引量:40
5
季大玺,龚德华,任冰,徐斌,刘芸,张一丹,谢红浪,陶静,胡伟新,刘志红,黎磊石.
免疫吸附的临床应用及疗效[J]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4,13(5):408-413.
被引量:44
6
金中华,任冰,张一丹,王华,陶静.
免疫吸附治疗抗肾小球基膜抗体疾病的观察与护理5例[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3):20-21.
被引量:2
7
段晓峰,刘惠兰.
免疫吸附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J]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1,5(1):16-18.
被引量:7
8
杨岫岩,朱旬,梁柳琴,詹钟平,叶玉津.
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导致卵巢功能衰竭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4):960-962.
被引量:26
9
侯光辉,王慧彦,刘涛,袁直,房杰,李冬华,邱奇,郭世铎.
以氨基酸为配体的血液灌流用内毒素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26(7):1277-1280.
被引量:8
10
廖松,覃香芬,赖月玲.
免疫吸附疗法的临床护理[J]
.医学文选,2005,24(6):986-987.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53
1
董凡,孙万邦,刘学东.
DNA免疫吸附柱配基免疫原性的研究[J]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2014,2(4):243-246.
被引量:1
2
王金泉,唐政.
抗磷脂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11):879-881.
被引量:5
3
吴歌.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百令胶囊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观察[J]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7):38-39.
被引量:5
4
陈洋,阿力木江.
以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J]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18(11):969-969.
被引量:2
5
熊理守,伍晓剑,任明,詹钟平,杨岫岩,陈旻湖.
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征分析[J]
.中华消化杂志,2010,30(10):737-740.
被引量:2
6
张闽光,张晓嫣,王建萍,邢东炜,苏晓.
系统性红斑狼疮胸部CT短期随访研究(附64例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1,9(5):387-390.
被引量:2
7
刘欢.
一例以肠梗阻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要点[J]
.中国疗养医学,2011,20(12):1099-1099.
8
盖鑫.
免疫吸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9):1162-1163.
9
陈佩玲,谢伦芳,王维利,陈艳.
DNA280免疫吸附柱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其应对[J]
.安徽医药,2012,16(7):1018-1020.
被引量:3
10
王弘,姚惠生,张斌,李爽,郝良纯.
以血液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的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15):1164-116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1
1
孙琳,潘秀霞,马京平,王晓东.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病原学分析与临床治疗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8):1738-1740.
被引量:13
2
李文根,古奕文,张科,何春媚,何雪春.
儿童与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分析[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9):672-675.
被引量:15
3
谭震,厉小梅,李向培,汪国生,钱龙,陶金辉,马艳.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真菌感染的特点及诱因[J]
.实用医学杂志,2015,31(13):2134-2137.
被引量:8
4
郑朝晖,荣玉玺,吴振彪.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5,31(8):1128-1132.
被引量:8
5
周凤艳,吴红莲,朱小玲.
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病人压力源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研究[J]
.护理研究(下旬版),2016,30(2):718-721.
被引量:19
6
白莉莉.
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J]
.全科护理,2016,14(6):594-596.
被引量:14
7
朱庆云,陈佩玲,魏霞,谢伦芳.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6,31(8):730-733.
被引量:16
8
邓嘉茵,潘俊成,李红枝.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B细胞相关靶点的研究进展[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6,32(8):1148-1150.
被引量:4
9
李慎秋,李舒康,向微,石小霞.
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患者186例临床分析[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16,45(10):694-697.
被引量:2
10
梁丽君.
环磷酰胺与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体会[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0):67-69.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
1
沈静,菊艳,黄良.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综合皮肤护理效果[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8):178-180.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杨莲.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综合护理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10):183-184.
2
许铮.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疗效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36):169-172.
被引量:2
3
安沛欣,闻苗苗.
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度及自身抗体的相关性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11):94-97.
4
欧阳涛,周丙娟,孔小阳.
多学科协作在免疫风湿性疾病皮肤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23,30(5):140-142.
5
刘琳,万承贤,杨莉,张夏云,胡竹芳.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用"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效果评价[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4,43(10):1894-1898.
1
王梅.
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J]
.世界中医药,2017,12(A01):277-277.
被引量:4
2
李丹君,张娴,孟凡静,王艳华,李琼琼.
循证护理在宫颈癌放疗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24(11):68-70.
被引量:7
3
吴金梅.
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24(11):136-137.
被引量:2
4
余菊,张育,孙峰.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耻感调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7):91-93.
被引量:8
5
薄艳秋.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1):107-109.
被引量:1
6
屠小燕.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处理[J]
.现代养生,2017,0(8):55-55.
7
丁荣楣,范玲,王平,马丽君,韩彦槊.
微信平台结合护理路径在PICC置管小儿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数字医学,2017,12(9):98-100.
被引量:7
8
张佳星,何云燕,孔春欢,高睿.
鲍曼不动杆菌外膜囊泡的提取、纯化及活性检测[J]
.重庆医学,2017,46(28):3968-3970.
被引量:2
9
谢晓辉,杜晨光,丁培杰,徐丁洁,赵姣姣,董玉山.
滋阴降火法对阴虚内热证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细胞因子IL-10、IL-18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7):61-63.
被引量:3
10
郭凌翔,窦英茹,潘春芳,戴雪梅,薛海霞,郑瑞强.
新型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8):151-152.
被引量:1
护理与康复
2017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