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21世纪陶学几个热点问题述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1世纪陶学的新热点包括:陶渊明当代价值,桃源梦与中国梦,陶渊明与生态文明建设,陶渊明文化传承,陶学与接受美学,陶渊明颠覆性评论,陶诗"静穆"说论争,陶渊明与高校教学。当下的陶学热还反映在学术讨论活跃和新论新著剧增上。
作者
钟优民
机构地区
吉林省社会科学语言文学研究所
出处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7,共7页
Journal of Jiujia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陶学
陶渊明当代价值
中国梦
"静穆"说
文化传承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7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1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袁行霈.
论和陶诗及其文化意蕴[J]
.中国社会科学,2003(6):149-161.
被引量:80
2
刘小兵.
陶渊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综述——代会议论文集后记[J]
.天中学刊,2013,28(1):83-85.
被引量:1
3
刘中文.
论陶渊明的“诗圣”之名[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4):7-14.
被引量:4
4
陈文忠.
20年文学接受史研究回顾与思考[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5):534-543.
被引量:16
5
崔炳圭.
陶渊明对《红楼梦》的影响研究[J]
.天中学刊,2013,28(1):78-82.
被引量:4
6
卢佑诚.
钱钟书的陶渊明接受史研究[J]
.皖西学院学报,2003,19(1):101-104.
被引量:3
7
钟书林.
“陶学”的建构与贡献——论钟优民先生的陶渊明研究[J]
.天中学刊,2015,30(3):7-12.
被引量:2
8
吕菊.
陶渊明的自我神化[J]
.九江学院学报,2008,27(2):1-4.
被引量:1
9
王艳.
历史中的两个陶渊明[J]
.九江学院学报,2008,27(5):8-10.
被引量:1
10
张诒三.
《归去来兮辞》索隐三例[J]
.文学遗产,2005(1):138-139.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17
1
王文岭.
从精神的漫游到诗意的生存——试论陶渊明对中国文人士大夫精神家园的最后建构[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18(1):28-33.
被引量:2
2
徐公持.
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近代化进程论略[J]
.中国社会科学,1998(2):144-159.
被引量:20
3
陈彩娟.
论朝鲜诗人金时习的和陶诗[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1(2):100-106.
被引量:8
4
李华.
钟优民《陶学史话》述评[J]
.江西社会科学,1996,16(8):61-65.
被引量:3
5
赵治中.
还陶渊明以本来面目[J]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9(4):81-87.
被引量:2
6
王丽丽.
文学史:一个尚未完成的课题─—姚斯的文学史哲学重估[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1(1):55-63.
被引量:5
7
陈文忠.
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刍议[J]
.文学评论,1996(5):128-137.
被引量:22
8
田耿辉.
陶渊明之隐——中国古代隐文化之典范[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20(1):72-74.
被引量:2
9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141.
10
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7.
共引文献
117
1
周燕明.
苏轼诗歌自然观与陶渊明诗歌自然观之比较[J]
.文化与诗学,2019(2):224-239.
被引量:1
2
马国云.
龚景瀚仕宦甘陇的二元心态——以《澹静斋诗钞》为中心[J]
.闽台文化研究,2019,0(4):73-81.
3
彭健,姚蓉.
诗歌追和与元人诗学崇尚[J]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4(1):232-254.
4
杨玲.
苏轼《和陶诗》的创新价值[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9-21.
5
唐朝晖.
隐逸与尽忠——元遗诗人接受史中的陶渊明[J]
.甘肃社会科学,2010(1):65-68.
被引量:5
6
杨松冀.
苏轼和陶诗三题[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2,28(6):28-33.
7
田贞.
诗意人生境界的营造者——归隐田园的陶渊明[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5(2):87-88.
被引量:1
8
杨忠伟.
苏辙的陶渊明情结[J]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1(11):86-90.
9
孙国柱.
二十世纪以来天然函昰禅师研究综述与问题聚焦[J]
.佛学研究,2013(1):410-421.
10
黄明.
有自己作为的“接受史”——《接受的复调——中国巴赫金接受史研究》在接受史研究上的意义[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3):110-112.
1
王征.
茶陵派陶诗接受与批评初探[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0(5):80-87.
2
林珈仰.
试论中国话剧关于莫里哀喜剧风格的批评与论争[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0(10):246-246.
3
路德斌.
孟、荀人性观及论争之实质——基于“名实之辩”而作的考察及诠释[J]
.河北学刊,2017,37(6):21-25.
被引量:3
4
陶锋.
从现代美学的四个论争看鲍勃·迪伦艺术[J]
.外国文学,2017(5):69-79.
5
钱蓉,柴英.
历史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复印报刊资料统计数据为中心(2014—2016)[J]
.史学月刊,2017(10):124-130.
6
吴玉莹.
地方感的丧失与建构——陶诗空间诗学研究[J]
.小品文选刊(下),2017,0(7):252-256.
7
肖龙,侯景新,肖叶甜.
基于卡马格尼模型的有效城市规模研究——以中国81个城市为样本的实证分析[J]
.人文地理,2017,32(5):119-124.
8
王平,黄永刚.
欧洲疝学会造口旁疝分型(2014年版)解读[J]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7,11(5):321-323.
被引量:4
9
汪洋.
陶渊明王弘交游新考[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7(3):36-41.
10
连凡.
论《宋元学案》对二程弟子的评价--以尹焞、王苹、吕大临、陈瓘、邹浩为例[J]
.安康学院学报,2017,29(5):19-24.
被引量:1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