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非溶血性黄疸患儿的致病原因。方法选择1986年1月至2015年12月2 958例非溶血性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儿病历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包括性别、年龄、胆红素水平及病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病例分为A组(1986—1995年,=510)、B组(1996—2005年,=747)、C组(2006—2015年,=1 701)3个组,对比分析近30年婴儿黄疸在以上各方面的变化。结果 3组男性患儿所占比例均高于女性患儿(均<0.05)。A组中就诊年龄以2~3个月为主(52.0%),B组、C组均以1~2个月龄为主,分别占67.7%和61.0,小年龄患儿所占比例增加,3组患儿的就诊年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所有病例总胆红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在A组中以轻度黄疸为主,B组和C组以中度黄疸为主。3组黄疸程度分布明显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巨细胞病毒(CMV)感染C组最多,A组最少,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败血症B组最多,C组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母乳性黄疸C组最多,A组未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婴儿非溶血性黄疸的主要致病原因仍然是感染性因素,特别是CMV感染、胆道畸形等非感染因素在临床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部分患儿仍未能明确病因诊断,所以还需对致病原因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出处
《现代实用医学》
2017年第10期1363-1365,共3页
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