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网络舆情对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由于网络舆情自身匿名性、突发性、缺乏规范性和传染性等特点,伴随着网络发展的迅速,在传播正确价值观的同时,出现了诸多问题,网络舆情会对高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不良影响。规避其不良影响,政府和网络监管部门要积极保障网民言论自由的权利,促进信息共享;针对网络谣言,采取立法、教育的措施;加强网络行为监管力度;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
作者
张斯琪
机构地区
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7年第10期89-91,共3页
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关键词
网络舆情
高校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分类号
G71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匡文波,郭育丰.
社会治理视域下网络谣言消解模式探析[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3(3):134-137.
被引量:18
2
王誉俊.
新闻传播语境中道德绑架的内涵与规避[J]
.今传媒,2016,24(3):30-31.
被引量:4
3
宋希永.
网络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题中之义[J]
.理论界,2010(11):13-15.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常晋芳.
网络哲学论纲[J]
.现代哲学,2003(1):40-47.
被引量:15
2
张立波.
一齐来扭转中国互联网之怪现状[J]
.IT时代周刊,2006(13):24-24.
被引量:1
3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0.1.
4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I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997.1 0.
5
刘同舫.论技术与文化交互视城下的网络文化系统,http://www.17net.net/Article/Class59/12084.html.
6
童大焕.互联网改变国人价值现和方法论.http://ut.sohu.com/20091005/n267170402.shtml.
7
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8
佚名."全能神"邪教散布"世界末日"谣言[EB/OL].[2012-12-20].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2012-12/20/20353851-0.shtml.
9
周成龙.
网络价值观的形成、冲突与融合[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32(1):72-74.
被引量:8
10
王静.
今传媒·立新论·聚经典(两篇)——碎片化社会背景下的碎片化传播及其价值实现[J]
.今传媒,2011,19(10):8-11.
被引量:193
共引文献
28
1
黄芸,胡阳,韩昱瑞.
时空双维度中的“抢购事件谣言”研究[J]
.新闻知识,2022(3):27-32.
2
田硕.
社会治理视域下“双黄连事件”的谣言传播及治理[J]
.新闻研究导刊,2021(1):23-25.
被引量:1
3
唐林海,邱云,游晓荣.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与对策研究[J]
.电脑与电信,2013(1):37-38.
4
姚俊豪.
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2):79-82.
被引量:3
5
丁社教,吴江.
网络谣言及其治理模式的创新——以哈贝马斯商谈论为视角[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5,0(1):54-59.
被引量:6
6
黄少宽,黄晓斌,李波.
网络谣言信息治理研究综述[J]
.电子政务,2015(2):54-63.
被引量:6
7
张志花,夏志杰,葛涛,薛传业.
基于唤醒机制的微博谣言传播模型[J]
.现代情报,2015,35(3):28-33.
被引量:11
8
朱明政.
浅谈当代党员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J]
.科技资讯,2015,13(2):253-253.
9
王新元.
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谣言传播规律及其法律规范研究[J]
.新闻知识,2015(6):82-84.
被引量:5
10
柏纯洁,马军.
论网络谣言的宪法规制[J]
.商,2015,0(43):243-244.
同被引文献
9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J]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2(11):6-9.
被引量:6
2
曹丹.
微时代,大学生言论行为探析[J]
.网友世界,2014,0(17):230-231.
被引量:1
3
王俊茹,张珊珊.
大学生网络言论的传播及引导[J]
.中国电子商务,2014,0(23):141-141.
被引量:1
4
吴建强.
基于网络舆情的高校思政教育引导[J]
.教育与职业,2014(36):57-58.
被引量:10
5
刘巧玲,靖小琴.
大学生网络言论参与情况调查报告[J]
.科技创业月刊,2015,28(24):83-84.
被引量:1
6
朱华鹏,杨光照,韩利君.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对西藏大学生的影响及引导对策[J]
.西藏教育,2015(12):27-29.
被引量:5
7
谢琳琳,李雅颖.
网络道德绑架事件中的大学生群体心理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7):97-98.
被引量:1
8
黄小乐.
社会规范视角下大学生网络非理性言论生成和维持的心理机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3):80-84.
被引量:1
9
曹志强,李飘飘,梁珍珍,姜丽.
网络舆论监管与大学生言论自由关系之探析[J]
.改革与开放,2017(16):82-8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易丹丽,郑利军.
网络舆情对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和对策研究[J]
.当代教研论丛,2018,5(12):3-4.
2
刘洪,张晓.
论高校环境中的道德绑架[J]
.晋阳学刊,2018(6):139-140.
3
田莉,曾垂锐,向征,蔡政英.
大学生网络言论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探究——以三峡大学在校大学生为例[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8,0(4):167-168.
被引量:1
4
田莉,杨志强,虞林洁.
网络舆情对高职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20(8):20-2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张雁磊.
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23,14(14):116-118.
被引量:1
2
王琳琳,耿颖,王菲菲,董雪晴,潘明皓.
从众视角下网络舆情对大学生发表网络言论的影响机制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2024,13(2):923-933.
1
龙泽勇.
论强化农村小学生安全教育的措施[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0(17):141-143.
2
潘敏.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J]
.考试周刊,2017,0(35):150-150.
3
周夏辉.
浅议培智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愉快教育[J]
.成功,2017(12):117-117.
4
沈亚芬.
建设品质校园,成就精彩童年——“七彩教育”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考试周刊,2017,0(42):189-189.
被引量:1
5
微信群等群主应履行群组管理责任[J]
.当代广西,2017,0(18):4-4.
6
高振辉.
浅议中职生德育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的有效融合[J]
.考试周刊,2017,0(58):84-84.
被引量:7
7
李海颖,张江霄,隋春荣.
基于可传递性的公平的外包计算协议[J]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7(5):555-560.
8
宋书杰.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书法教育的思考与尝试[J]
.考试周刊,2017,0(64):57-57.
被引量:1
9
侯坤.
强化群主责任利于规范网络行为[J]
.精神文明导刊,2017,0(10):7-7.
10
雷玉翠,李岩.
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9(3):60-63.
被引量:1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7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