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FER、AFP及AFP-L3对肝癌患者的诊断效果 被引量:8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研究铁蛋白(FER)、甲胎蛋白(AFP)及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对肝癌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肝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共计943例,根据试验需要分为4组,其中原发性肝癌(PHC)组372例(Ⅰ期患者79例,Ⅱ期患者137例,Ⅲ期患者142例,Ⅳ期患者14例),慢性肝炎组177例,肝硬化组222例和健康对照组172例,分别检测FER、AFP、AFP-L3。采用独立和联合方法对FER、AFP、AFP-L3水平进行诊断和性能分析。结果 PHC组FER、AFP及AFP-L3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FER、AFP及AFP-L3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组FER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不同分期患者随病情加重,FER、AFP及AFP-L3水平均不断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FER、AFP、AFP-L3单项指标检测PHC时,敏感度最高为FER(74.89%),特异度最高为AFP-L3(82.50%);采用2项指标检测PHC时,敏感度最高为FER、AFP并联方案(89.11%),特异度最高为FER、AFP-L3串联方案(86.19%)和AFP、AFP-L3串联方案(86.19%);采用3指标联合检测PHC时,敏感度最高为FER、AFP、AFP-L3并联方案(89.11%),特异度最高为FER、AFP、AFP-L3串联方案(86.51%)。FER、AFP、AFP-L3串联方案95%CI为0.776~0.845,明显高于FER和AFP-L3单独检测时的95%C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与AFP单独检测时的95%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ER、AFP、AFP-L3串联方案可有效提高肝癌患者的诊断率,FER在肝癌的诊断中价值最高。
出处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1期3264-3266,共3页 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二级参考文献74

共引文献118

同被引文献82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3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