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张康之《走向合作的社会》述评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社会便进入了全球化、后工业化的历史转型中。在这一过程中,环式民主失灵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在世纪之交形成了一个被人们命名为参与治理的民主新模式,但是,其具有"民主的不彻底性"。随之,有学者提出了公共治理,以此破解参与治理的困境,但其往往会衍生"利益狭窄化"的问题。无论是参与治理还是公共治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都无非是对近代以来民主名义下社会治理方案的补充和修缮,无法克服自身所带来的种种缺陷。为此,张康之认为,在全球化、后工业化的历史转型中,合作治理将取代工业社会的治理而成为后工业社会的治理模式。并且,合作治理有助于克服上述治理模式中存在的缺陷,从而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让人们获得更多的平等与自由。
作者 刘然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
出处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0-128,共9页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社会治理的伦理重构--谋求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善治"(16JJD720015) 负责人张康之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5

  • 1[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孙柏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6,60-61,70,75,160.
  • 2邓小平文选: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 3[美]福克斯,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楚艳红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6,66,122,130.
  • 4[美]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M].于海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84,84.
  • 5王洪树.协商合作民主形式研究——兼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发展维度[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1):41-46. 被引量:5

共引文献23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