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们9月5日最早提出“降准窗口期到来”,一度引起了市场广泛的争议。我们认为,争议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市场对于降准有过度“脸谱化”的倾向。而我们提出的“降准+公开市场回笼”,是新常态下的“新降准”,绝非旧常态下的“货币宽松式降准”。我们的观点是:由于超储率持续走低、DR(存款类机构间质押回购利率)与R分化加大、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亟待提高、债市融资功能倒退明显,降准具有必要性;严监管下,“加杠杆”不会卷土重来,人民币升值下汇率掣肘消失,央行预期管理强化下市场误解小,“新降准”具有可行性。
出处
《经济研究信息》
2017年第9期20-22,共3页
Economic Research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