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覆盖方式对抹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抹茶是由采摘自遮阴覆盖下的茶树鲜叶,经特殊工艺制成茶片后,低温研磨而成的超细微可食粉体绿茶,是天然食品添加剂的优秀代表。抹茶源于我国隋朝,兴盛于唐宋,在明代后随着中国饮茶方式的变迁而渐渐退出中国历史的舞台,从而形成中国抹茶的历史断代。然而在唐朝传入日本的抹茶,却在日本发扬光大,除茶道及个人饮用外,更被广泛应用于奶制品、冷食、烘焙、豆制品、饮料、保健食品、日化产品等诸多行业,形成日本独具优势的抹茶产业。
作者
王镇
尹福生
机构地区
江苏鑫品茶业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茶叶》
2017年第11期28-29,共2页
China Tea
关键词
抹茶
覆盖方式
茶树品种
天然食品添加剂
茶道
日化产品
鲜叶
绿茶
游离氨基酸
保健食品
分类号
TS272.4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4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68
同被引文献
174
1
肖润林,彭晚霞,宋同清,王久荣,夏艳珺,汤宇.
稻草覆盖对红壤丘陵茶园的生态调控效应[J]
.生态学杂志,2006,25(5):507-511.
被引量:32
2
袁杰,翁连进,耿頔,杨欣,韩媛媛.
茶叶香气的影响因素[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14,36(1):14-18.
被引量:18
3
张文锦,梁月荣,张方舟,陈常颂,张应根,陈荣冰,翁伯奇.
覆盖遮荫对乌龙茶产量、品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2004,24(4):276-282.
被引量:63
4
李得孝,郭月霞,员海燕,张敏,龚小艳,穆芳.
玉米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6):153-155.
被引量:194
5
陶汉之,王新长.
茶树光合作用与光质的关系[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89,25(1):19-23.
被引量:48
6
雷娟利,周艳虹,丁桔,王礼,喻景权.
不同蔬菜连作对土壤细菌DNA分子水平多态性影响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10):2076-2083.
被引量:44
7
王淑华,林永强.
泡腾片的常用辅料及制备方法[J]
.食品与药品,2006,8(03A):70-72.
被引量:58
8
宋同清,肖润林,彭晚霞,王久荣,李盛华,刘小飞.
亚热带丘陵茶园间作白三叶的土壤环境调控效果[J]
.生态学杂志,2006,25(3):281-285.
被引量:30
9
施建平,宋炜.
抹茶粉的开发及应用[J]
.上海茶叶,2006(1):22-22.
被引量:10
10
麻明友,麻成金,肖桌柄,吴显明,何则强,谢林云.
猕猴桃叶中叶绿素的提取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6,27(6):140-143.
被引量:38
引证文献
17
1
叶德萍,李琛,蔡海兰.
现代抹茶的加工及应用[J]
.蚕桑茶叶通讯,2018(6):32-34.
被引量:4
2
刘瑜,娄艳华,疏再发,何卫中.
碾茶生产茶园覆盖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茶叶,2019,41(1):10-13.
被引量:9
3
王国夫,孙小红,方逸,周瑾,沈倩婷,项俊蕾,金仙玲,罗杏韵.
遮阴对抹茶茶园土壤微生物特性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茶叶科学,2019,39(3):355-363.
被引量:14
4
尹福生,王镇,尹娟,刘慧明,史云霞,胡慧婷.
我国抹茶产业创新发展前景[J]
.中国茶叶,2020,42(3):24-27.
被引量:13
5
李荣林,李欢,胡振民,万青,杨亦扬,艾仄宜,唐君.
抹茶的技术与人文分析[J]
.茶叶,2020,46(1):49-52.
被引量:4
6
谢妍纯,邢彦纯,李妙清,黄绮婷,何之杰.
不同产地抹茶的香气成分分析[J]
.饮料工业,2020,23(4):23-29.
被引量:8
7
胡仪,董俊杰,陈奕仰,高静.
抹茶感官审评方法综述[J]
.茶叶,2020,46(4):209-212.
8
骆科胜,李峪,兰方强,张永江.
贵州碾茶茶园覆网方式浅析[J]
.中国茶叶,2021,43(2):60-64.
被引量:3
9
梁丽云,张彧,徐文静.
网络平台购买的4种抹茶粉的品质分析[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1,12(4):1495-1501.
被引量:4
10
徐冬英,冯红钰,阳景阳,李子平,刘汉焱,冯兰,莫小燕,梁光志.
桂香22号试制抹茶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21(9):233-234.
二级引证文献
68
1
陆龙平,刘佳业,陈辅春.
广南县抹茶发展现状及对策[J]
.基层农技推广,2023(6):115-118.
2
席亚楠,罗雨,王家伦,周顺珍,徐俊昌,郑文佳,张小琴.
早春不同时间茶鲜叶生化成分含量变化研究[J]
.贵茶,2022(1):13-19.
被引量:1
3
陈芬,余高,谭杰斌,侯建伟.
生态有机型土壤改良剂对油菜生育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1):32-33.
被引量:6
4
娄艳华,郑生宏,吉庆勇,何卫中.
不同套种模式对茶园小气候、土壤及茶叶品质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4):682-685.
被引量:11
5
李红莉,崔宏春,黄海涛,毛宇骁,郑旭霞,余继忠.
碾茶茶园病虫发生特点及防控建议[J]
.中国茶叶,2020,42(6):49-51.
被引量:3
6
郑亚楠,王锡洪,姚水滨.
覆盖对碾茶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茶叶,2020,42(8):12-16.
被引量:6
7
谢妍纯,邢彦纯,李妙清,黄绮婷,何之杰.
不同产地抹茶的香气成分分析[J]
.饮料工业,2020,23(4):23-29.
被引量:8
8
钟萍.
福建省安溪县茶产业发展策略分析[J]
.辽宁农业科学,2020(5):45-47.
被引量:1
9
沈炜,尹军峰,陈根生.
我国抹茶产业现状与创新发展[J]
.中国茶叶,2020,42(10):9-13.
被引量:12
10
毛雅琳,汪芳,尹军峰,许勇泉.
不同茶树品种碾茶的品质分析[J]
.茶叶科学,2020,40(6):782-794.
被引量:23
1
孟繁之.
天然食品添加剂的现状及品种[J]
.丹东化工,1993(1):12-14.
2
葛文光,杨志奇.
天然食品添加剂—植酸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
.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1990,9(2):18-25.
被引量:4
3
杨桂馥.
开发用于食品保藏的天然食品添加剂[J]
.全国食品添加剂通讯,1990(2):36-36.
4
高德霖.
环糊精—多功能的天然食品添加剂[J]
.食品.饲料添加剂信息,1989(4):1-7.
5
王薇.
食用天然色素的营养保健作用[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11(1):45-47.
被引量:35
6
数字[J]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7(11):13-13.
7
昆明种出的这种辣椒比“小米辣”辣10倍不能直接食用[J]
.现代食品,2017,2(16):83-83.
8
杨豆豆,谢晓润,王让军,杨建东,邓文德,衡长林,赵亮.
桑叶茶系列产品开发探索[J]
.甘肃高师学报,2017,22(9):110-112.
9
王平,郭小俊,张丽娟,王国宇,魏珑,胡建萍.
不同覆盖方式对小麦产量和土壤水热状况的影响[J]
.水土保持通报,2017,37(5):69-75.
被引量:16
10
王崇民.
科德宝投资食品添加剂行业收购加拿大专家级公司Colar?me[J]
.食品安全导刊,2017(11):15-15.
中国茶叶
2017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