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台湾主体意识”的建构及危害--另一种视角审视台湾道德教育 被引量:7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and Harm of Taiwan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Another Perspective on Moral Education in Taiwan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作为台湾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主体意识"教育通过上层统治者有目的、有组织、有步骤地建构推展开来。这种具有强烈"国家认同"色彩和相当分离倾向的意识逐渐成为台湾社会的主导话语,造成了台湾青少年在国家认同与身份认同上的混乱,对台湾政治社会伦理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并阻碍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陆应更加有针对性地、更有效地做台湾青少年的工作,为促使"台湾主体意识"的正面转化创造有利条件。 The education of "subjectivity Consciousness" which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moral education in Taiwan,has been carried out consciously and purposefully through the ruling class. "Taiwan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is a kind of separatism which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values in Taiwan society. Our work towards Taiwan youth should be more targeted and more effective, So as to create condition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Taiwan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into a normal social consciousness.
作者 石勇 刘佳雁 Shi Yong;Liu Jiayan
出处 《台湾研究》 CSSCI 2017年第5期30-36,共7页 Taiwan Studies
基金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视阈中两岸青年价值观比较研究”(14BZZ071) 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形势下推进两岸民间交流与社会融合研究”(项目编号:16JJDGAT001)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台湾主体意识” 台湾青少年 Moral Education "Taiwan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Taiwan Yout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28

  • 1迈克尔·桑德尔 王佳祺编译.《公民身份;面向世界的认同与表达》[J].中国社会科学报,2007,.
  • 2郭忠华.《民族国家理论的悖论性发展-安东尼·吉登斯访谈》[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
  • 3吴晓林.《加强国家认同在民族政治整合中的作用》[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
  • 4管克江.《调查:全球7亿人想移民》,《环球时报》2009年11月5日.
  • 5埃德蒙·费尔普斯专访.《金融业扭曲将抑制未来增长--诺奖得主总结金融危机教训》,《参考消息》2009年12月28日,第4版.
  • 6何申权.《北京奥运设示威专区--皮尤调查:86%的中国人认同国家发展方向,排世界第一》,《环球时报》2008年7月24日.
  • 7李爱华.《回归10年,多数港生认同双重身份》,《科学时报》2007年6月19日.
  • 8黄文华.《德国前总理施密特访谈录-“中国进发的活力令世界难以想象”》[J].中国社会科学报,2006,.
  • 9曾贵海.《不见天地的洗脑教育》.《自由时报》1997年8月1日,第23版.
  • 10杜正胜.《台湾的教育改革与台湾的未来》.http://epaper.edu.tw/DU/?p=64,2007年12月2日.

共引文献238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1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