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独创“归书”——乡村当代装置艺术创作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冯骥才先生在《北京文学》连载的《意大利读画记》中写道:画家看画,看画上边的东西;作家看画,看画后边的东西。如此说采,美术老师教画,应该是从画上到画“3D立体”地看——既要教给学生画上的美术本体,又要有画后的文化理解,且要结合情境和学生的发展特点。成为专业人士,必然深入;传道授业,必然广博。尹少淳教授倡导的学术精神“包客并蓄,执两用中”,是中国人的艺术教育智慧。本次“蒲公英行动”贵州苗族丹寨的课程设计逻辑:常规课、活动课、美术课程与校园环境融合,艺术和教育与公共空间融合。“归书”就是最后一个环节的创作主题,以当地的自然和生活常态为场域,将艺术专业知识的“文言文”转化为给大众的“白话文”。“归书”的创作者——来自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的王宁致,以第一人称撰写本文,这是她在美国留学以来的第一次公共空间艺术创作,在“蒲公英行动”团队小伙伴的协助下共同完成,这也是“蒲公英行动”团队在教育维度对公共空间艺术创作的第一次尝试。感谢香港策展人方敏儿女士给予本项目全程的专业指导。
作者 王宁致
出处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17年第10期13-14,共2页 Art for Chines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