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网络谈话节目的仪式表达——以优酷视频《圆桌派》为例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传播仪式观理论 詹姆斯·凯瑞是20世纪美国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他的传播仪式观理论的提出,为美国传播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他认为传播更多的是一种仪式,而不是传递或运输。自此,传播仪式观正式进入公众视野。与传播传递观简单描述为对信息的传递和运输不同,相比之下,凯瑞的仪式观理论把传播看作创造、修改和转变一个共享文化的过程。
作者
张婧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出处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2期79-80,共2页
Youth Journalist
关键词
传播仪式观
谈话节目
视频
网络
文化研究
传播学研究
代表人物
20世纪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1
1
刘胜枝.
仪式观视野下的情感调解类节目——《谁在说》栏目的文化传播学分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2):151-152.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2
1
[美]詹姆斯·w.凯瑞著:《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2
刘文韬,武淳.
电视栏目《谁在说》为什么受到观众好评?[J]
.党建,2011(12):52-53.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2
1
黄晓军,周学江.
传播隐私管理视角下情感冲突类节目的运行机制[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1(5):222-234.
2
陶建杰,宋佳.
电视调解类节目的内容呈现及影响因素——以上海电视台娱乐频道《新老娘舅》为例[J]
.南方电视学刊,2015,0(3):52-56.
被引量:1
3
刘沁竹.
仪式观视野下的“直播吃饭”现象盛行的原因[J]
.新闻研究导刊,2015,6(24):99-99.
被引量:2
4
陈志翼.
文化综艺类节目中的互动仪式链——以《朗读者》为例[J]
.青年记者,2018(2):69-70.
被引量:10
5
陈钰梅.
探讨电视台的创新营销策略与模式研究[J]
.中国商论,2018,0(6):52-53.
6
梁爽.
从仪式观看《我家那小子》中孝文化的传承[J]
.今传媒,2019,27(1):121-123.
7
吴天月.
文化类节目对中国故事的构建与呈现 ——基于一带一路全球传播的思考[J]
.西部广播电视,2020,41(4):73-74.
8
郭淼,马威.
互动仪式链视域下的“慢直播”分析[J]
.新闻与写作,2020(6):97-100.
被引量:21
9
贾亚男.
使用与满足理论下的陪伴式学播受众心理分析——以bilibili的陪伴学播为例[J]
.视听,2021(6):167-168.
被引量:2
10
徐振祥,郭鑫.
符号与互动:“粉丝群体”的集体认同建构[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5):63-6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6
1
朱杰.
仪式传播观浅议[J]
.当代传播,2007(2):18-19.
被引量:30
2
陈力丹.
传播是信息的传递,还是一种仪式?——关于传播“传递观”与“仪式观”的讨论[J]
.国际新闻界,2008,30(8):44-49.
被引量:123
3
米莉.
传播仪式视野下的中国鉴宝节目——以《天下收藏》节目为例[J]
.传媒观察,2009(1):53-54.
被引量:5
4
闫伊默,刘玉.
仪式传播:传播研究的文化视角[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7(2):116-119.
被引量:26
5
张孝翠.
论仪式传播与参与主体性[J]
.国际新闻界,2009,31(4):41-44.
被引量:24
6
樊水科.
从“传播的仪式观”到“仪式传播”:詹姆斯·凯瑞如何被误读[J]
.国际新闻界,2011,33(11):32-36.
被引量:67
7
刘建明.
“传播的仪式观”与“仪式传播”概念再辨析:与樊水科商榷[J]
.国际新闻界,2013,35(4):168-173.
被引量:85
8
童慧.
微信的自我呈现与人际传播[J]
.重庆社会科学,2014(1):102-110.
被引量:54
9
余云.
管窥电视新闻策略[J]
.新闻世界,2001(4):20-21.
被引量:1
10
杨玉枝.
微信构建的仪式共享新秩序[J]
.青年记者,2016,0(15):72-7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7
1
马珍.
网络谈话类节目的对比分析——以《十三邀》和《圆桌派》为例[J]
.传播力研究,2020,0(3):179-179.
被引量:1
2
孙晓婉.
泛文化背景下网络谈话类节目的突破与创新[J]
.现代视听,2018(6):61-64.
3
黄翔宇.
从《圆桌派》管窥电视节目策划的魅力[J]
.传媒论坛,2018,1(14):84-85.
被引量:1
4
魏鸿灵.
浅析文化类网络综艺节目的策划与创新——以《圆桌派》为例[J]
.今传媒,2019,27(9):112-114.
被引量:5
5
韩有业,魏海岩.
传播仪式观的“胜利”:基于互联网空间仪式现象的考察[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9,26(5):12-16.
被引量:1
6
潘丽颖.
网络谈话类节目的互动建构研究——以《圆桌派》为例[J]
.视听,2021(9):52-53.
被引量:1
7
李雨霏.
网综节目《一桌好宴》传播困境的研究与思考[J]
.声屏世界,2021(23):52-53.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关秀丽,张雅琴,梁晨霞.
网络综艺节目的泛滥与防治探究[J]
.新闻传播,2019,0(21):9-11.
2
魏鸿灵.
浅析文化类网络综艺节目的策划与创新——以《圆桌派》为例[J]
.今传媒,2019,27(9):112-114.
被引量:5
3
赵京京,谭佳.
浅析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与升级[J]
.新闻文化建设,2020,0(3):52-53.
被引量:1
4
罗彬,李森.
媒介融合视阈下的文化育人传播逻辑重构[J]
.长春大学学报,2021,31(2):45-49.
被引量:1
5
刘玉璟.
文化类网络综艺节目《圆桌派》节目特色分析[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1(4):143-145.
6
郑诺娅,赵香妹.
符号学视域下增强网络谈话节目吸引力的策略研究——以《圆桌派》第四季为例[J]
.西部广播电视,2021,42(14):108-110.
7
王文田.
教育新闻节目的后期制作与包装探究[J]
.记者摇篮,2021(12):114-115.
8
秦克峰.
新媒体视域下访谈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探索——以《十三邀》为例[J]
.西部广播电视,2022,43(4):164-166.
被引量:3
9
赖黎捷,王棋.
基于公共话题的谈话类播客节目互动模式研究[J]
.现代视听,2022(9):52-58.
被引量:2
青年记者
2017年 第3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