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实验探究的生物学概念教学——以“吸收作用”为例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吸收作用"一节为例,利用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巧用比喻、联系热点等形式进行概念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要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髙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作者
谢燕婷
机构地区
广东省清远市松岗中学
出处
《生物学通报》
2017年第10期39-40,共2页
Bulletin of Biology
关键词
实验探究
概念教学
吸收作用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李媛.
围绕核心概念展开生物学课堂教学——以“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一节为例[J]
.生物学通报,2013,48(1):38-40.
被引量:3
2
李红菊,刘恩山.
基础教育理科课程中科学探究概念的研究[J]
.生物学通报,2012,47(1):32-35.
被引量:8
3
李建文.
基于探究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J]
.中学生物教学,2015,0(2X):23-24.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赵燕宁.
关于初中化学教师实施科学探究教学的现状分析[J]
.考试(中考版),2005(11):64-65.
被引量: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6.
3
李福荣.
“学案导学法”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J]
.中学生物教学,2008(9):13-14.
被引量:1
4
张颖之,刘恩山.
核心概念在理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记忆事实向理解概念的转变[J]
.教育学报,2010,6(1):57-61.
被引量:291
5
刘恩山,张颖之.
课堂教学中的生物学概念及其表述方式[J]
.生物学通报,2010,45(7):40-42.
被引量:79
6
张颖之,刘恩山.
基础教育课程中遗传学核心概念内容和呈现方式的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2010,30(10):81-84.
被引量:23
7
李红菊,刘恩山.
中小学生物学课程中生态学重要概念的筛选及其表述[J]
.生物学通报,2010,45(10):31-34.
被引量:22
8
李红菊,刘恩山.
基础教育理科课程中科学探究概念的研究[J]
.生物学通报,2012,47(1):32-35.
被引量:8
9
石伟,张丽媛.
利用“导学案教学”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成才之路,2012(2):72-72.
被引量:3
10
葛霆.
科学教育de美国模式[J]
.科学决策,2002(10):25-27.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11
1
徐穗茸.
“伴性遗传”新授课中推理与探究的教学尝试[J]
.高考,2019,0(28):142-143.
2
吴举宏.
从形式化趋同走向实质性创新——关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实施的几点建议[J]
.中学生物教学,2012(8):4-7.
被引量:3
3
李媛.
围绕核心概念展开生物学课堂教学——以“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一节为例[J]
.生物学通报,2013,48(1):38-40.
被引量:3
4
李红菊,刘恩山.
中小学生物学课程中细胞生物学重要概念的筛选及表述[J]
.课程.教材.教法,2014,34(9):31-36.
被引量:2
5
张桂梅.
例谈在初中生物学实验中建构核心概念[J]
.生物学教学,2015,40(1):49-50.
被引量:4
6
缪璇,伍贤军.
“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改进及思考[J]
.生物学通报,2017,52(7):40-41.
被引量:1
7
徐连清,王运贵.
从课程资源中提炼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方法与策略[J]
.中学生物教学,2018(9):35-38.
被引量:2
8
马玲娟.
浅谈探究性实验对生物概念的建构[J]
.科学咨询,2018,0(42):33-33.
9
柯文伟,潘素云.
高中生物教学中科学探究实践途径[J]
.亚太教育,2019,0(4):67-67.
被引量:1
10
张建波.
基于探究式学习的项目化教学设计——以“葡萄酒的制作”为例[J]
.中学生物学,2023,39(7):68-7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7
1
冯庆华,林奕瑾.
生物科普开放资源中的教学设计探析——以网易公开课为例[J]
.科技通报,2016,32(2):233-236.
被引量:2
2
赵广元,潘峰,张二锋.
加强创客文化建设 提升教学实验室开放共享[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4):250-253.
被引量:12
3
陈卫东.
生物科技创新实践活动选题的范围、要素与来源[J]
.教学与管理,2018(22):68-69.
被引量:1
4
杨倩,谭亚园.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考核方案设计[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1):225-226.
被引量:1
5
张锦花.
基于微课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教育观察,2020,9(3):115-116.
被引量:4
6
杨伊静.
强化生物领域战略科技力量 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J]
.中国科技产业,2022(5):24-25.
被引量:15
7
沈洋.
核心概念统领下的小学科学趣味实验项目化实践研究[J]
.教育与装备研究,2023,39(2):40-45.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庞敏,吴松慧,程瑶瑶,郑开欣.
基于生物科普的多元化科学试验项目探索[J]
.安徽农学通报,2024,30(5):107-110.
1
为什么有的树木会在秋天落叶[J]
.科学启蒙,2017,0(9):76-78.
2
徐剑.
小学信息技术趣味化教学之良策[J]
.学子(理论版),2017(12):31-31.
被引量:1
3
伍昌维,周游.
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比国标法检测烟草专用肥中硝态氮含量[J]
.山东化工,2017,46(19):84-84.
被引量:3
4
刘克锡.
比喻,让文章文采飞扬[J]
.小猕猴(学习画刊),2017,0(20):14-17.
5
于倩倩,李振春,张敏,张凯,于振南,张欣,潘东.
谱比法地震衰减层析反演方法研究[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2017,26(5):533-541.
被引量:2
6
于菲,孙勤寓,刘玉,彭逸生,任珂君.
广东镇海湾红树植物器官中氟喹诺酮类(FQs)抗生素吸收及转运特征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2017,37(11):4427-4435.
被引量:1
7
顾卫华.
成功迈进电脑学习的课堂[J]
.小学科学,2017(11):41-41.
生物学通报
2017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