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试析1950-60年代台湾青年的“虚无”,重新理解“现代主义与左翼”——以陈映真、王尚义为线索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作为启蒙的虚无陈映真早期创作中,受到最多关注的无疑是《我的弟弟康雄》。康雄这个“少年虚无者”,铭刻了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台湾知识青年一种挣扎于困顿中的精神状态。陈映真自认此一时期的作品是“忧悒、哀伤、苍白而苦闷”2,而与他一同度过这段“惨绿”时期的小伙伴尉天骢说,当是时,“陈映真的虚无是一种启蒙”。3……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这些作品虽然弥漫乌托邦的梦想,
作者 李娜
出处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76,共18页 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 相关文献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