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张聿青医案》学术思想及临证治疗特色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聿青先生以仲景之书为宗,而斟酌刘、李、朱、薛家之说,论病处方,变化万端。其于临床长于调肝,创治肝九法;重视先后天之脾肾,倡脾肾同补;诊法长于舌脉,尤擅查腻苔;针对湿温一门颇具心得;用药不囿,多有创新,随症加减;临证治病审证求因,辨证入微。其学术特色及临证经验值得后学宗之。
作者 黄进
机构地区 安徽中医药大学
出处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115-117,共3页 Journ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9

  • 1池建淮,万毅.《张聿青医案》腻苔的探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3,27(2):30-35. 被引量:6
  • 2张乃修.张聿青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04,384.
  • 3徐湘亭.清代名医无锡张聿青先生轶事[J].江苏中医,1957,(02):39-41.
  • 4俞志高.《张聿青医案》刊刻始末[J].江苏中医,1988,(02):3.
  • 5金寿山.金寿山温病学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91.
  • 6周逢儒.先君周小农医学经验略选[J].江苏中医,1963,(10):28.
  • 7郑秋兔.张聿青湿温治案浅析[J].福建中医药,1984,(05):15-17.
  • 8朱世增.金寿山论外感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52.
  • 9雷天德.张聿青医案治肝法初探[J].新疆中医药,1990(4):10-1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2

同被引文献14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