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化政治成为学术焦点,研究方法亟待与时俱进——2016年青年亚文化研究论略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2016年度国内重要期刊发表的与青年亚文化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进行搜索、梳理和分类,试图勾勒该年度青年亚文化研究的总体情况,并从政治娱乐化与娱乐化政治、网红现象的多元化解读、新媒介进程中身份认同的危机与重建、媒介技术视域下的青年亚文化传播、青年亚文化与社会整体文化的关系考察、青年亚文化研究的方法论反思六个方面概括该年度主要的研究发现和核心观点,并对此加以评述和反思。
作者
马中红
机构地区
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
苏州大学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青年探索》
2017年第6期71-81,共11页
Youth Exploration
关键词
青年文化
青年亚文化
新媒体
年度报告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50
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1080
同被引文献
79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81
参考文献
40
1
敖成兵.
多元时代共生衍创背景下的“网红”现象解读[J]
.中国青年研究,2016(11):4-11.
被引量:45
2
敖鹏.
网红为什么这样红?——基于网红现象的解读和思考[J]
.当代传播,2016(4):40-44.
被引量:194
3
陈子丰,林品.
从“帝吧出征”事件看网络粉丝社群的政治表达[J]
.文化纵横,2016(3):86-92.
被引量:18
4
陈国战.
社交媒体与当前中国社会中的自恋主义文化[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23(5):30-35.
被引量:5
5
陈娟.
社交媒体自我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以手机自拍的图像话语表达为例[J]
.当代传播,2016(4):92-94.
被引量:12
6
陈霖.
新媒介空间与青年亚文化传播[J]
.江苏社会科学,2016(4):199-205.
被引量:44
7
巢乃鹏,马晓菲.
自我的分裂:角色扮演网络游戏青少年玩家的自我认同研究[J]
.新闻大学,2016(2):107-114.
被引量:14
8
蔡骐.
百度动漫吧中御宅族的文化传播解析[J]
.求索,2016(10):172-177.
被引量:9
9
邓希泉.
“90后”新价值观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2016(9):23-30.
被引量:29
10
方亭.
基于中国网络平台的日本动漫文化传播研究[J]
.兰州学刊,2016(3):164-170.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350
1
杨龙.
经济发展中的社会动员及其特殊性[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52-54.
被引量:23
2
金元浦.
试论当代的“文化工业”[J]
.文艺理论研究,1994(2):26-32.
被引量:31
3
张娜,潘绥铭.
互联网定性调查方法:观察与体验[J]
.河北学刊,2015,35(2):140-144.
被引量:6
4
曾坚朋.
虚拟与现实:对“网恋”现象的理论分析[J]
.中国青年研究,2002(6):30-36.
被引量:32
5
邓希泉,邹宇春.
现代化进程中的“代”与“代沟”[J]
.中国青年研究,2002(6):36-40.
被引量:6
6
张维平,于国强.
中小学生隐私权的理论思考[J]
.中国教育学刊,2005(5):52-55.
被引量:4
7
张闳.
在场的、动态的和本土的: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变迁中的“大众文化”,方法论的“文化理论”在场的“文化批评”[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6):5-7.
被引量:11
8
彼得.海斯.格里斯,郎平.
浅析中国民族主义:历史、人民和情感[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11):42-48.
被引量:12
9
四方田犬彦,蒋雯(译).
什么是可爱?[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1):21-24.
被引量:17
10
王军.
试析当代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2):22-29.
被引量:49
共引文献
1080
1
刘俊,何天平.
影视艺术符号的新媒体化研究——基于电视剧表情包符号传播的探析[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8(3):288-302.
被引量:1
2
陈伟军,张伟韬.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新媒体事件的发生机制与行动过程——以“江山娇之问”为例[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21,21(3):76-80.
被引量:1
3
郭欣田.
浅谈“红色网红”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21(9):109-110.
4
岳山,张彦.
互联网亚文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传播——以《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为例[J]
.新闻传播,2021(18):23-24.
被引量:2
5
付海楠.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哔哩哔哩网站跨年晚会“破圈”分析[J]
.新闻传播,2020(16):12-13.
被引量:3
6
李静.
打造网络时代青年传播与价值引领“新阵地”[J]
.新闻传播,2020(14):19-20.
7
罗艺,左一寒,卢玉倩.
“呲牙”符号的多元语境与意义分析[J]
.新闻传播,2019,0(17):38-39.
8
李丁一,李玮.
基于扎根理论的养成偶像网络组织研究[J]
.新闻知识,2023(2):29-38.
9
李冉冉.
网络身份致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探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21(3):110-111.
被引量:3
10
杨莹,曹进希.
媒介融合环境下“网红”现象对城市形象传播的影响探析——以西安“不倒翁小姐姐”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20,11(5):229-230.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79
1
晏青,侯涵博.
作为症候的粉丝文化:社会融入的价值逻辑与可能路径[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105-123.
被引量:16
2
王德胜.
世俗生活的审美图景——对90年代中国审美风尚变革的基本认识[J]
.思想战线,1998,24(10):25-31.
被引量:17
3
孙云晓.
青春期“追星综合症”观察与透视[J]
.中国青年研究,2002(6):5-7.
被引量:12
4
段兴利.
对青少年病态追星的探讨[J]
.当代青年研究,2007(8):70-75.
被引量:5
5
章洁,方建移.
从偏执追星看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浙江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调查[J]
.当代传播,2007(5):29-32.
被引量:20
6
阮观荣.
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的诞生——创建中国新闻奖系列史料之二[J]
.青年记者,2008(7):47-49.
被引量:4
7
包蕾萍.
从结构视角看1949年以来的中国青少年偶像[J]
.青年研究,2009(1):67-75.
被引量:11
8
方建移.
受众准社会交往的心理学解读[J]
.国际新闻界,2009,31(4):50-53.
被引量:17
9
潘绥铭,姚星亮,黄盈盈.
论定性调查的人数问题:是“代表性”还是“代表什么”的问题——“最大差异的信息饱和法”及其方法论意义[J]
.社会科学研究,2010(4):108-115.
被引量:134
10
岳晓东,梁潇.
青少年偶像崇拜系列综述之五:论百年来中国大陆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变迁[J]
.青年研究,2010(4):70-79.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6
1
潘妮妮.
“私人利益”向“政治参与”转变的“粉丝路径”[J]
.探索与争鸣,2021(3):124-131.
被引量:14
2
孙信茹,王东林.
玩四驱:网络趣缘群体如何以“物”追忆——对一个迷你四驱车QQ群的民族志考察[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26(1):24-45.
被引量:40
3
孙文峥,郑欣.
扁平化与逆向扁平化:青少年网络语言传播的结构形态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1(4):155-160.
被引量:8
4
朱丽丽.
数字时代的破圈:粉丝文化研究为何热度不减[J]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2(1):119-127.
被引量:19
5
黄金,罗晶,黄振威.
荣誉的制度创新:中国新闻奖的改革实践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51(4):127-137.
被引量:2
6
刘洋.
个体化社会下青少年偶像崇拜的问题表征与形成机制[J]
.社会科学前沿,2023,12(9):5369-5374.
二级引证文献
81
1
周海涵.
人际维系与群体构建:“艾滋人群”线上社区的情感交往[J]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21(3):159-177.
2
姚澍欣.
萌宠视频的声音展演与情感卷入——基于B站猫咪视频的分析[J]
.新媒体研究,2022,8(23):97-100.
3
孙春艳.
新媒体时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和对策[J]
.心理月刊,2022(18):221-223.
被引量:4
4
周鑫东,金圣杰,吕志远,王天水,陈祥和.
智能陷阱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及运动行为的桎梏和冲突[J]
.心理月刊,2022(10):210-213.
被引量:3
5
滕璐阳,徐赣丽.
日常生活视角下的趣缘群体实践——基于对某剪纸群体的参与观察[J]
.社会科学家,2024(3):83-89.
6
杜世超.
虚拟游戏如何改变现实社会网络[J]
.青年研究,2021(1):51-63.
被引量:10
7
贺涵甫,窦锋昌.
中国新闻奖改革的新特点与新思维[J]
.青年记者,2022(21):46-49.
被引量:2
8
陈宇恒,魏志鹏,徐辰烨.
饭圈行为与网络政治参与[J]
.当代青年研究,2022(5):13-23.
被引量:4
9
张剑,张立杰.
新时代媒体舆论引导下网络语言信息传播耗损及构建研究[J]
.情报科学,2022,40(8):71-75.
10
孙信茹,林卓君.
“好想说的田野”:媒介人类学的方法与实践——孙信茹教授专访[J]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0(1):264-276.
1
祝嘉琳.
西方近百年青年亚文化研究综述[J]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7,30(3):13-16.
被引量:4
2
彭本旭.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论反思[J]
.中国中医骨伤科,1996,4(1):45-49.
被引量:28
3
俞雅琴.
多元化解读,以赏识促成长[J]
.基础教育论坛,2017(9):52-54.
4
张玄益.
青年亚文化视角下大学生使用表情包现象的思考[J]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7,30(3):8-10.
被引量:3
5
夏艳霞,张宪华,丁晓燕.
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研究[J]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37(3):56-59.
被引量:1
6
冯雅颖.
喊麦直播:一种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亚文化研究[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5):20-24.
被引量:2
7
魏韬.
网络传播时代的“丧文化”[J]
.青年记者,2017(32):28-29.
被引量:12
8
吴婉霞.
《世说新语》中女性形象论略[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8(4):102-104.
被引量:1
9
刘晓玲.
“三权分置”与土地流转的关系考察[J]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7(5):22-24.
被引量:2
10
裘真理.
让学生展开思想的翅膀——语文阅读教学多元化解读的实践与体会[J]
.新课程,2017,0(26):32-32.
被引量:1
青年探索
201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