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利率调控的主要制度,利率走廊和准备金制度之间并不是完全竞争的关系,它们之间实际存在不可忽视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准备金制度对利率走廊运作模型与实施效果有影响;另一方面,利率走廊对准备金制度的功能深化与形式变化也有影响。为此,在利率走廊机制的影响下,要想充分发挥准备金制度对市场利率的间接调控功能,就可能需要推动准备金制度由法定准备金制度向自愿准备金制度转型。基于这点考虑,在中国货币政策框架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过程中构建利率走廊机制,除了要理顺利率结构体系,明确同业拆借利率的调控目标功能;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培育商业银行的风险中性特征;特别关键的一点是要推动准备金制度转型,为商业银行提供接近对称的机会成本,以简化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储备决策管理。
出处
《宏观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29,156,共10页
Macroeconomic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利率市场化后的央行基准利率问题研究"(14BGL028)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