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同意对人之尊严的尊重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由于同意同时蕴含作为尊严之根据的自律或自治的两个必要条件——自由与约束或管理,因此,人们可以根据康德的思想确认其蕴含对人之尊严的尊重。在存在着第三方压力的同意情境中,即使非法的、具有足够控制力或影响力的第三方威胁可能造成同意无效,但同意接受者是否能根据这样的同意表征而行动、其在这种情境中可能或应当做什么却取决于更多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仍然是对于同意方之尊严的尊重。只有诉诸实际同意,才可能因同意者之自治得以可能而有了对其尊严的尊重。因此,用来证成帕累托改进的可能不符合实际同意的推定同意,其实并不能从尊重人之尊严的角度为帕累托改进提供正当性证明。
出处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1-40,共10页 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ZX019)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41

  • 1王正元.间接言语行为取效[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3):27-30. 被引量:6
  • 2诺曼·E·鲍伊.经济伦理学-康德的观点[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5.
  • 3李秋零.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 4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尼各马可伦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76、47页.
  • 5康德著、苗力田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8页.
  • 6Robin S. Dillon, Dignity, Character and Self-Respect, Routledge, pp. 16-17.
  • 7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442页.
  • 8Jonathan Wolff and Avner De-Shalit, Disadvantag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p. 36.
  • 9罗乐斯《正义论》,第442-443页.
  • 10Avishai Margalit, The Decent Socie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 135 ,p. 178.

共引文献91

同被引文献45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1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