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雄蛾保护和使用过程中的几点做法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蚕种生产中健康雌蛾产下的卵受精率由交尾率决定,产出率由交尾时间决定,因此雄蛾的交尾能力是保证单蛾产卵量及受精率的关键,雄蛾交配能力不足,就会导致交尾率下降,易散对,不受精卵和遗腹卵增多,造成极大的浪费。以下是我们在雄蛾保护与使用过程中的几点做法。
作者
刘大健
常艳艳
于海强
机构地区
山东广通蚕种有限公司
出处
《蚕学通讯》
2017年第3期53-54,共2页
Newsletter of Sericultural Science
关键词
雄蛾
保护
交配能力
交尾率
蚕种生产
不受精卵
受精率
产出率
分类号
S88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黄桂辉,孙运朋,何静,黎明,曾晓英,余文忠.
家蚕雌雄蛾冷藏对产卵性能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3(6):259-259.
被引量:4
2
沈小海,朱宏英,陆文明,邹琴,诸新元.
家蚕雄蛾不冷藏制种试验报告[J]
.江苏蚕业,2005,27(4):54-55.
被引量:4
3
郑章云.
蚕蛾冷藏试验[J]
.蚕学通讯,2011,31(3):8-10.
被引量:9
4
陆明,葛礼明,宋锦江,陆正林.
蚕种场雄蛾管理的薄弱环节及相应对策[J]
.江苏蚕业,2005,27(4):32-33.
被引量:1
5
宁清,黄扬文.
晚秋蚕种生产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中国科技纵横,2013(4):32-33.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8
1
林忠芬,刘新国,钟苏苑.
提高四元杂交种“9·芙×7·湘”原种质量的体会[J]
.广东蚕业,1997,0(2):14-16.
被引量:2
2
唐亚军,谈文辉.
如何提高蚕种质量和制种量[J]
.蚕学通讯,2006,26(4):36-37.
被引量:7
3
罗尤海.
冷藏对雄蛾交配能力及蚕种质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929-2929.
被引量:4
4
四川蚕业制种公司.蚕种繁育技术手册[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3..
5
高见丈夫.蚕种总论[M].夏建国,译,农业出版社,1981:P81-86.6.
6
向伸怀.中国蚕种学[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6.
7
冯家新.蚕种繁育与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8
廖华珍,黄庆槐.
桑蚕雄蛾处理与产卵关系的试验[J]
.广西蚕业通讯,1993,30(1):11-14.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9
1
胡仕叶,王太兴,杨胜特,田应书,韩世玉,王贤玉.
5℃冷藏不同时间对桑蚕雌蛾产卵效果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2013,41(5):121-124.
被引量:4
2
韦红群,蓝必忠,陆俣伽,黄扬玉,杨杰,毛丽丽.
两广二号亲本的交配次数对产卵质量的影响研究[J]
.广东蚕业,2014,48(1):33-35.
被引量:2
3
黄桂辉,孙运朋,何静,罗朝斌,曾晓英,韩世玉.
贵蚕4号原蚕不同交配条件的产卵性能[J]
.贵州农业科学,2014,42(6):113-115.
被引量:3
4
胡仕叶,张安臣,杨胜特,韩世玉,王太兴,黄礼平,田应书,王文学.
桑蚕雌蛾7.5℃冷藏不同时间的产卵效果[J]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4):3335-3339.
被引量:3
5
胡仕叶,韩世玉,杨胜特,张安臣,王太兴,王贤玉,黄礼平.
桑蚕雌蛾10℃冷藏适宜时间的筛选[J]
.天津农业科学,2015,21(8):24-30.
6
陈枝.
932雄蛾冷藏处理对原种质量的影响[J]
.广西蚕业,2016,53(4):5-8.
被引量:2
7
张义方.
家蚕雌蚕蛾冷藏适期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1):107-108.
8
叶建蔚,汤庆坤,黄扬玉,莫炳巧,冉艳萍,莫柳静.
两广二号中系雄蛾冷藏24h对杂交原种良繁的影响[J]
.广西蚕业,2019,56(1):11-15.
9
屠振力,小林泰彦.
重离子射线辐照家蚕生殖腺诱发后代幼虫斑纹突变[J]
.蚕业科学,2019,45(2):300-303.
同被引文献
9
1
王乃红,王玉珏,靳月琴,韩敏.
简述秋蚕饲育技术要点[J]
.北方蚕业,2007,28(2):64-65.
被引量:1
2
李志忠.
原蚕区饲育制种技术探讨[J]
.北方蚕业,2008,29(1):27-27.
被引量:1
3
皇甫兴成,冯惠彪,盛雪岐,周理,陈丽芬.
农村原蚕区蚕种生产经济效益分析[J]
.江苏蚕业,2008,30(4):37-40.
被引量:2
4
郭建军.
浅谈制种发蛾对交调节的体会[J]
.广东蚕业,2010,44(3):12-13.
被引量:2
5
钱忠兵.
不同采茧时间对蚕茧质量的影响[J]
.中国蚕业,2014,35(1):38-40.
被引量:6
6
刘成功,陈晓玲.
石泉县原蚕区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北方蚕业,2014,35(1):53-54.
被引量:1
7
张保华,吴波,王庆国.
家蚕一代杂交种优质高效繁育技术的集成与实践[J]
.北方蚕业,2016,37(3):52-54.
被引量:3
8
王开明.
强桑1号和农桑14号在种茧育桑园建设中的应用[J]
.北方蚕业,2020,41(2):46-47.
被引量:3
9
鲁兴萌,吴海平,吴一舟,林宝义,汪方炜.
种茧育后期死蛹的发生与防止[J]
.蚕桑通报,2003,34(4):11-1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丁少观.
谈谈提高原蚕区公斤茧制种量的生产管理技术[J]
.北方蚕业,2021,42(4):39-4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佘进.
原蚕区小蚕共育关键技术[J]
.北方蚕业,2023,44(2):31-34.
1
山东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山东省蚕种生产经营许可办法》的通知[J]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2013,0(6):34-36.
2
钟小庆.
如何提高亲本种龟的繁殖力?[J]
.渔业致富指南,2017,0(19):48-49.
3
刘宝珠.
降低发电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7(19):72-73.
4
倪绍斌.
省力化养蚕技术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探究[J]
.山西农经,2017(22):72-73.
被引量:1
5
何晓炜,谭本艳.
县域资源产出率核算体系研究——以枝江市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2018,39(3):18-19.
6
安春梅,杨其保,宋宪军,贾雪峰,罗群,王霞.
柞蚕103和104在南宁地区低温解除滞育进行一化二放的试验[J]
.蚕学通讯,2017,37(3):19-22.
7
谢琳玲.
浅谈如何提高家蚕微粒子病预知检查的检出率[J]
.四川蚕业,2017,45(3):24-26.
8
王嘉祯,杨新峰,张凡红.
柞蚕资源的利用价值及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前景[J]
.北方蚕业,2017,38(3):54-56.
被引量:1
9
余棋,闫祺,董双林.
温度对二化螟性信息素通讯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7,28(11):3784-3788.
被引量:8
10
陶积阳,韦廷秀,于永霞,卢德,邓玉娟,滕伟国,黄深惠.
浅谈蚕桑生产中劳动保护的重要性及应对措施[J]
.广西蚕业,2017,54(3):57-60.
蚕学通讯
201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