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互联网媒介下网络语言的情绪传播研究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网络语言的丰富是互联网群体不断交往的结果 ,频繁地互动带来语言的丰富和不断创新。尽管很多粗俗言语招致许多批评,但多数语言以集体狂欢的方式展现全民的娱乐精神。网络语言往往通过对名人或流行文化元素进行重新拼贴后使用,既借用符号意义同时又是一种去情境化的再造。原初的形象、含义被去掉,植入新的含义,甚至成为一种开放式的创作过程,不断地进行意义修饰和叠加。当同一种语言符号经过群体间大量传播和修改后,文字的最初含义往往变得不再具体和明确,语言背后的戏谑情绪成为推动网络语言流行的重要因素。网络语言如同病毒营销传播中的信息一般,借助戏谑情绪在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建立起心照不宣的心理暗示,实现个体情绪和社会情绪的连接乃至共振。
作者 范明
机构地区 中国传媒大学
出处 《新媒体研究》 2017年第22期1-4,共4页 New Media Research
基金 中国传媒大学科研培育项目(项目号:CUC17D03) 中国传媒大学天洋基金科技创新项目(项目号:2017TYCUC03)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12

  • 1钟文.“寻根文学”的政治无意识[J].天涯,2009(1):191-201. 被引量:6
  • 2费瑟斯通著 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95-99页.
  • 3米格:《粮票:本店绝不打骂顾客》,《合肥晚报》2011年6月24日B4版.
  • 4http ://finance. ifeng, com/news/hqcj/20081008/173686, shtml.
  • 5http ://phtv. ifeng, eom/phinfo/200809/0928_45 810365. shtml.
  • 6http ://news. 163. tom/12/0308/20/7 S3 PQLJBO001124J. html.
  • 7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2-05/08/c_111903733.htm.
  • 8http ://www. tianya, cn/publicforum/content/funinfo/1/3223770, shtml.
  • 9雷军:《用互联网的思想重造手机》,http://teeh.qq.com/a/20111215/000231.htm.
  • 10道格拉斯·凯尔纳著,陈维振、陈明达、王峰译:《波德里亚:一个批判性读本》,南京:凤凰出版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共引文献179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