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墨家是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年代中,与儒家并称"显学"分庭抗礼之学派,墨子基于悲天悯人之心不忍民生疾苦,提出"十务"之主张,以作为社会重建之具体实践方向,并作为恢复人间秩序之理型。"十务"包括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与明鬼等诸观念,因其强烈的人道主义色彩,细探其思想根基及理论推演,实有其哲学基础为依据,其理论基础为"义利一元论",墨子亦以此论点作为重建人间社会之秩序与道德价值之入门,将人之自利心透过社会机制之转换,提升至以社会为本位之价值取向的"公利与公义",从而实现社会正义。"义利一元论"体现了墨子哲学之特质,墨子主张义即是利,追求义利合一,因此,本文之撰写首先是探讨"义利一元论"之概念,并加以分析申论,并试以"义为人我互动之内在道德基础"、"义之价值典范为人人必须之法仪"、"利为实现社会公义之外在事功"、"从‘义利一元’建构社会意识的平等化与制度化"四论点,来作为墨子"义利一元论"之内涵。确立此论点后,进而探讨墨家社会哲学所关切之处,亦即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利与正义"之社会,乃成为墨子必须探讨及提出的问题,墨子对于实现社会正义之途径,舍形上之讨论,直指社会现实机制之批判,提出非攻、节用、节葬、非乐等四论。其论点与"义利一元论"互通,就社会正义之观点而言有其哲学依据,建构内在关联性;就"义利一元论"而言,非攻、节用、节葬与非乐外在表现方式及可能途径,可为执政者所遵循,并以此建立公平与正义二元价值并备之社会。
出处
《职大学报》
2017年第6期1-12,共12页
Journal of the Staff and Worker’s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