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铃薯“延薯4号”再生体系建立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为了建立马铃薯“延薯4号”的遗传转化体系,以“延薯4号”无菌试管苗茎段为材料,通过对茎段再生体系的筛选,优化了培养基内最佳激素配比浓度。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延薯4号”无菌试管苗茎段诱导愈伤组织最适培养基为:MS+6-BA3.Omg/L+NAA1.0mg/L。茎段丛生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20mg/L+GA31.0mg/L。
作者
康哲秀
玄春吉
南哲佑
姜欢洪
机构地区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出处
《延边农业科技》
2017年第1期1-4,共4页
关键词
马铃薯
延薯4号
茎段
愈伤组织诱导
植株再生
分类号
S682.1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李娟,程智慧,张国裕.
马铃薯叶片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J]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4):610-614.
被引量:45
2
杨琼芬,卢丽丽,潘哲超,白建明,李先平,包丽仙,隋启君.
马铃薯叶片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建立[J]
.西南农业学报,2012,25(3):1001-1004.
被引量:7
3
鲍红春,李小雷,王建平,李娟.
马铃薯品种陇薯5号茎段再生体系的建立[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4,42(2):31-32.
被引量:10
4
李文霞,宁海龙,张永根,白雅梅,石瑛,魏峭嵘,张丽莉,吕文河.
二倍体马铃薯花药培养再生体系的优化[J]
.中国蔬菜,2012(04X):68-74.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32
1
齐恩芳,张金文,王一航.
马铃薯茎段再生的植物激素配比优化[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6,41(6):14-17.
被引量:10
2
张晓芬,王晓武,张延国,刘运霞,王永清.
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再生植株研究[J]
.中国蔬菜,2005(1):16-17.
被引量:28
3
戴朝曦,孙顺娣.
马铃薯实生苗子叶及下胚轴原生质体培养研究[J]
.Acta Botanica Sinica,1994,36(9):671-678.
被引量:18
4
邹金美,张国广,潘一山.
羽衣甘蓝花药培养技术体系的研究[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8(2):94-97.
被引量:12
5
宋明,汤青林,邹建,李渝,刘荣.
不同因素对观赏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4):534-536.
被引量:10
6
董颖苹,黄萍,颜谦,连勇,何庆才,马智黠,朱树国.
几个马铃薯栽培种的茎段愈伤组织诱导[J]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5):24-26.
被引量:10
7
李守岭,庄南生.
刚果12号桉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初报[J]
.热带农业科技,2006,29(1):13-14.
被引量:2
8
方淑桂,陈文辉,曾小玲,朱朝辉,廖晓珍,郑学立.
结球甘蓝游离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J]
.园艺学报,2006,33(1):158-160.
被引量:35
9
李娟,程智慧,张国裕.
四个马铃薯品种幼茎段再生技术的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3):122-126.
被引量:13
10
杨琼芬,白建明,李先平,杨万林,李世峰,隋启君.
彩色马铃薯叶片再生体系的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B09):83-88.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53
1
齐恩芳,张金文,王一航.
马铃薯茎段再生的植物激素配比优化[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6,41(6):14-17.
被引量:10
2
秦敏,郜刚.
马铃薯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其遗传分析[J]
.中国马铃薯,2005,19(5):270-273.
被引量:7
3
杨琼芬,白建明,李先平,杨万林,李世峰,隋启君.
彩色马铃薯叶片再生体系的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B09):83-88.
被引量:2
4
蒋敏华,杨清,李丽,黄先群.
马铃薯抗晚疫病转基因研究进展[J]
.种子,2006,25(12):46-50.
被引量:8
5
徐进,冯洁,何礼远,彭学贤,孙超.
双价多肽抗生素转基因马铃薯的培育[J]
.植物保护学报,2007,34(1):46-50.
6
齐恩芳,张金文,王一航.
反义AcInv基因导入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J]
.中国蔬菜,2007(8):10-14.
被引量:4
7
蒋敏华,黄先群,李丽,李云,杨清.
基因型和激素对转基因马铃薯植株再生的影响[J]
.种子,2007,26(8):1-4.
被引量:10
8
罗源,陈耀锋,李春莲,余玲,任慧莉,李映梅.
马铃薯茎段愈伤组织培养体系的优化[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10):159-162.
被引量:20
9
彭昕琴,胡家金,霍妙娟.
马铃薯品种“大西洋”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J]
.湖南农业科学,2008(2):26-28.
被引量:9
10
王晓杰,乔利仙,张敏凤,李翠芹,郭宝太.
马铃薯微型薯切块离体再生的研究[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5(2):120-122.
被引量:4
1
林昱星,肖泽丰,田璧瑞,郝娜,王俊丽.
安吉白茶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及茶多酚的积累[J]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7(6):614-620.
被引量:3
2
Shaun Dreisbach.
5公里慢跑全家总动员[J]
.父母世界,2017,0(8):56-59.
3
张大燕,文欢,王伟,高小凤,彭成,高继海.
甲基磺酸乙酯化学诱变川芎的方法研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0(3):49-52.
被引量:3
4
江珊,张玉,康同洋,韩雪雨,李青青,马晓月,张学英.
桃新品系‘保佳俊’茎尖培养再生体系建立的初步研究[J]
.河北林果研究,2017,32(3):250-254.
被引量:3
5
王波,刘文海.
春兰离体再生体系的研究[J]
.花卉,2017,0(22):9-10.
6
任继文,雷颖,李晓玲.
款冬叶柄愈伤组织培养与再生体系建立[J]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20):3895-3900.
被引量:5
7
杜雪玲,余如刚,宋运贤,张慧君.
植物生长物质和水解乳蛋白对蓖麻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7(4):69-74.
被引量:1
8
张洪亮,许庆芬,张荣华,徐宁.
EMS诱变马铃薯脱毒试管苗适宜剂量与效应的研究[J]
.现代化农业,2017(3):36-38.
被引量:2
9
柴慈江,卢兴霞,漆倩,沙磊.
土壤做培养基支撑物对无核枣试管苗生根培养的影响[J]
.天津农学院学报,2017,24(3):28-31.
被引量:5
10
王磊,董志勇,秦兆雨,耿坤,张凯,居文杰,赵文倩,李杨如,李大庆.
变扩散角文丘里式水力空化杀灭原水中病原微生物试验研究[J]
.水力发电学报,2017,36(9):75-81.
被引量:7
延边农业科技
201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