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我”的双重“他者”——《寻找丢失的时间》中意识结构的伦理价值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寻找丢失的时间》通过提出两个叙事主语,时间性的"我"和超时间性的"真我",丰富了巴赫金关于"对话"与"复调"美学猜想。"我"的时间性形式必然引致的病理症候是虚构抽象的他者和具象的他人;而"真我"则描画着作为自我构成性前提的、超时间性他者存在的可能。双重他者勾勒出存在的复调形式,同时呈示出自我中可能潜在的对全权式伦理形式的抑制性基因。
作者 郭晓蕾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中文系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9-106,共8页 Modern Philosophy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存在形式的嬗变与叙事形式的演替:围绕普鲁斯特展开的欧洲小说现象学研究"(14YJC752007)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8

  • 1Gilles Deleuze, Proust et les signes, Paris, PUF, 1964, chapitre I, II.
  • 2Marcel Proust, 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coll. "Quarto", sous la direction de Jean-Yves Tadie, Paris: Gallimard, 1999, texte integral en un seul volume, vol. I, Du cote de chez Swann, partieI, Combray, pp. 33 -34.
  • 3Etienne Brunet, Le vocabulaire de Proust, Slatkine-Champion, Geneve-Paris, 1983.
  • 4Rene Girard, Mensonge romantique et verite romanesque, Grasset, 1961.
  • 5Jean Grondin, Kant et le probldme de la philosophie: l'a priori, Vrin, 1989, p. 127.
  • 6Martin Heidegger, etre et temps, trad. Francois Vezin, Gallimard, 1986, p. 15.
  • 7歌德.《威廉·迈斯特学习时代》,《歌德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397页.
  • 8M. Proust, L'entretien avec Elie-Joseph Bois, in le Temps, 12 novembre, 1913.

共引文献1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