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城市轨道交通反恐协同机制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城市轨道交通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恐怖袭击风险。面对日益严峻的反恐形势,必须强化各部门之间的联动能力,构建跨部门的反恐协同机制。应从应急演练强化、现场指挥优化、日常联动合作、反恐资源整合、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等五个方面优化城市轨道交通反恐协同机制。
作者
郭仁宇
李强
机构地区
上海公安学院治安系
出处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44-48,共5页
Journal of Railway Police College
基金
"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ZZgz16003)的前期成果
关键词
城市轨道
反恐
跨部门
协同机制
分类号
D63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02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薛澜,钟开斌.
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挑战与重构[J]
.改革,2005(3):5-16.
被引量:46
2
汪伟全.
论区域应急联动的协同能力[J]
.探索与争鸣,2013(5):50-53.
被引量:23
3
信息共享 应急联动——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应急管理工作探索[J]
.中国应急管理,2013(9):34-39.
被引量:4
4
闵剑.
地铁反恐怖的对策研究[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3(2):10-13.
被引量:17
5
张平.
城市轨道交通反恐怖工作探析[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6,18(6):88-93.
被引量:6
6
张平.
我国城市应急联动运行机制建设面临的挑战与重构[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5):62-69.
被引量:13
7
刘雅静.
跨区域公共危机应急联动机制研究[J]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0(6):46-51.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何卫峰,刘茂.
恐怖袭击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8(Z1):69-71.
被引量:2
2
薛国星,段学军.
地铁突发事件应急预防与处置研究[J]
.中国应急救援,2008(2):21-23.
被引量:12
3
薛澜,钟开斌.
突发公共事件分类、分级与分期:应急体制的管理基础[J]
.中国行政管理,2005(2):102-107.
被引量:321
4
郑永年.
政治改革与中国国家建设[J]
.战略与管理,2001(2):1-12.
被引量:51
5
闵剑.
地铁反恐怖刍议[J]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5(6):45-46.
被引量:9
6
刘天顺,马兴峰.
上海地铁三号线乘客调查的思考[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6,28(3):13-14.
被引量:5
7
顾伟华,毕湘利.
建设安全、可靠、高效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9(5):1-4.
被引量:22
8
朱正威,胡增基.
我国地方政府灾害管理能力评估体系的构建——以美国、日本为鉴[J]
.学术论坛,2006,29(5):47-49.
被引量:11
9
闵剑.
我国反恐怖爆炸防控机制的建构[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6(3):52-55.
被引量:1
10
佘廉,蒋珩.
区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体系亟待建设[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2):162-164.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102
1
汪静.
跨区域应急协作可持续性何以实现?——基于“成德眉资应急联动体系建设”的案例研究[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4(4):33-45.
2
向春玲,吴闫,傅佳薇.
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理论、功能和前景[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2(11):27-39.
被引量:2
3
韩龙河.
突发事件中税收优惠政策的法治化进路[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112-123.
被引量:2
4
朱荟,陆杰华.
中国特色公共卫生应急联动体系的支撑条件与实践路径[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1,22(2):4-14.
被引量:10
5
秦浩,郭悦.
政府应急管理协同研究:发展趋势与热点主题[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2):81-88.
6
郭仁宇,赫广平.
“平安中国”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研究[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1,30(3):124-128.
7
吴加琪.
面向社会突发事件的档案工作应急联动机制研究[J]
.档案与建设,2013(10):7-10.
被引量:10
8
郑风田,赵淑芳.
矿难治理的微观差异及对策[J]
.改革,2005(8):99-105.
被引量:3
9
孔祥利,李冬梅.
我国弱势群体诱发的危机类型与政府治理[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1):45-51.
被引量:22
10
戚建刚.
我国应急性警察行政权制度之创新[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06,21(1):31-38.
被引量:19
同被引文献
13
1
钟开斌.
危机决策:一个基于信息流的分析框架[J]
.江苏社会科学,2008(4):126-131.
被引量:31
2
张平.
我国城市应急联动运行机制建设面临的挑战与重构[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5):62-69.
被引量:13
3
信息共享 应急联动——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应急管理工作探索[J]
.中国应急管理,2013(9):34-39.
被引量:4
4
曹海峰.
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联动机制建设路径探析[J]
.中州学刊,2013(12):14-18.
被引量:27
5
盛明科,郭群英.
公共突发事件联动应急的部门利益梗阻及治理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2014(3):38-42.
被引量:41
6
金佳俊.
“整体政府”理论在我国反恐跨部门协同中的应用研究[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27(10):78-80.
被引量:3
7
王政勋,徐丹丹.
恐怖主义的概念分析[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6,34(5):59-68.
被引量:10
8
冯威.
公民参与反恐的领域、困境与进路[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9,31(1):54-62.
被引量:4
9
李恒,邓峰彬.
国家安全视阈下反恐情报信息应用价值与法治实践[J]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19(1):28-35.
被引量:7
10
刘黎明,陈铭广.
我国反恐跨部门协同的制度建构——以《反恐怖主义法》为视角[J]
.警学研究,2019,0(5):52-60.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郭仁宇,赫广平.
“平安中国”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研究[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1,30(3):124-128.
2
袁华,王春梅.
我国反恐跨部门协同构建的意义、基础及路径[J]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1,31(4):29-34.
1
谷宁.
全球反恐新态势新对策[J]
.半月谈,2017,0(23):92-94.
2
韩大彤.
新时期我国反恐政策体系的构建初探[J]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7,31(4):34-37.
3
陈彦羽.
反恐刑事侦查权现状研究[J]
.法制与经济,2017,26(12):152-153.
4
李志鹏,梁立峥.
中国反恐怖主义法制体系的构建与评价[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7,19(4):21-26.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