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涵养与应世之间——熊十力孝论及其《孝经》观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熊十力由佛转儒后,思想可分为研究儒家学问的第一阶段和修订内圣学著作以及发挥外王学思想的第二阶段。从哲学层面说,在第一阶段,他侧重对儒家孝义和《孝经》作哲学义理层面的研究。在第二阶段,因侧重论述"均平"的政治理想,他对所谓孝治派和《孝经》的批评达到最高点。从政治层面说,他反对帝制的立场是一以贯之的,因而两个阶段都反对对《孝经》的政治性解读。熊十力的孝论及其《孝经》观,展现了其儒家学问涵养与应世关切之间的一种状态。
作者 任新民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哲学系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2017年第5期90-100,共11页 Confucius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9

  • 1郭齐勇.熊十力思想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 2熊十力.熊十力全集:附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 3《心学传统中的神秘主义问题》.载《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附录,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 4罗汝芳.罗汝芳集[M].方祖猷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 5《罗汝芳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96-511页.
  • 6郭齐勇,郑文龙.杜维明文集:第5卷[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357.
  • 7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9册,卷17[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4914.
  • 8《心斋王先生语录》卷上)“尊身主义”一词出自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页24.
  • 9马黛兰:《庄子中关于身体的诸观念》,载Experimental Essays on Zhuangzi,edited by Victor H.Mair,Tree Pines Press,2010.

共引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