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建筑现象学作为前沿的思想资源和理论视域,注重人与环境之间的共生关系,对当代中国回民社区的空间形态研究具有现实针对性。在经历了从"蕃坊"到"随处入社"、从"依肆而市"到"围寺而居"的历史变迁后,回民社区形成了稳定成熟的寺坊格局,这与回族民众的宗教信仰、崇商传统等因素紧密相关。从建筑现象学视角审视可以发现,以清真寺为文化景观的场所中心是民众深层文化心理的呈现;以商业街为辐射轴线的线性空间是族群职业特点的彰显;以街巷为网络层次的骨架结构是寻求生活便利的结果;以住宅区为闭合边界的居住领域是回族文化认同的选择。从历史脉络和社会人文维度探讨回民社区空间形态,有利于传承区域文化特色、延续城市文化多样性、实现社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出处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107-112,共6页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项目"山东散杂居回族社区文化生态环境现状及可持续更新对策研究"(201706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