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讨论《郑文公碑》的前提是先厘清"原物"与"实物"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并以此为基础阐释石刻与拓片的历史性和物质性。接着引申出拓片对石刻的复制问题:拓片复制的是实物所承载的石刻文字的整个表面。拓片与石刻之间的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一方面,越早的拓片是对其石刻历史真实性的还原和补充;另一方面,基于对石刻的观察,可以避免对其书法风格特征的误读。最后,"转译"这一概念被用来概括书家在"临写"《郑文公碑》过程中对范本的解读和思考。以赵之谦和沈尹默的两份临本为例,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时期、各自的师承体系和时代的审美体验三个层次出发,阐明经过一代代书家的不断"转译",赋予了《郑文公碑》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使其跨越千年之后依然焕发着活力。
出处
《书法》
2017年第12期134-139,共6页
Calligraphy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