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代著名校勘家、刻书家秦恩复,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和嘉庆十年(1805)先后两次校刻《鬼谷子》,这两个版本分别被视为《鬼谷子》两大版本系统中的杰出代表。本文梳理秦恩复两次校刻《鬼谷子》的具体过程,并且深入到版本内部,对其校勘得失做出新的评价。秦恩复刻印乾隆本时,坚持"不校校之"的校勘原则,但因为采用"先天不足"的底本,造成很多缺憾。刻印嘉庆本时,虽然底本选择精良,但放弃了"不校校之"的原则,因其大量改字行为而使嘉庆本同样问题重重。研究使用《鬼谷子》一书时,应对此复杂情况有所了解。
出处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4-134,共11页
The Documen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