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宪政民主论的理论实质与中国裂变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西方"宪政民主"作为一个涉及国家根本大法、社会根本制度、政权组织形式等重大问题的政治概念,无论从理论来源、阶级实质、制度实践来说,都旨在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宪政特有的内涵包括多党制、议会民主及三权分立等,宪政民主特指资产阶级宪法实施。宪政民主论在中国的传播,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政治领域对中国的渗透。国内的一些宪政民主论者遵循资本主义宪政的本质要求,在中国宣扬宪政民主改革,其目的是要虚化、削弱乃至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引导中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转而踏上西方资本主义的宪政之路。因此,宪政民主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学术问题,而是关系到中国政治发展主题的重大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认清为什么不能把"宪政"作为中国的基本政治概念和防止落入其背后的"话语陷阱"的原因。
出处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Probe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项目“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研究”(16ZZD016),项目负责人:王岩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7M611860),项目负责人:李栗燕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二级参考文献33

  • 1大卫·科茨,张文红(编译).所有制、产权和经济业绩: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理论与实践[J].国外理论动态,2007(2):51-54. 被引量:6
  • 2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85页.
  • 3李炳炎.利益分享经济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9:18.
  •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 5大卫·哈维.新自由主义简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 6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23-224页.
  • 7.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9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5.
  • 10李炳炎.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共引文献7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